第37部分(第4/5 頁)
,並不僅僅只有遠殷市城邊民眾和沒什麼錢的人喜歡上了仙女手機,慢慢的風潮推廣開去,這一百八十個縣城裡面的普通人家,在聽說了這麼多的好處後,也琢磨著給自己買一部手機,好歹也能變成手機一族。
第三個原因就跟直接了,蕭奇設計的就是後來的老人機,許多中年人看著如此適合老人的簡單手機,也想要給耳背、視力不好、手腳不方便的老爹老媽買上一部,這樣他們出門在外有什麼事情,也能及時聯絡啊。
也就是這種種原因的促使之下,從一月五號開始,這一天六萬部的手機就完全不夠用了,甚至是一到店子裡面,箱子都沒開封就被人扔下錢,直接全部抱走的情況,也比比皆是。
平均每家每天一百五十部手機,也就是三個箱子,哪裡夠賣?
商人們追逐的都是金錢,你要能讓他賺錢,讓他做什麼都可以。
恰好在這段時間,經銷商們之中,就開始流傳著一個留言,那就是你給仙女公司打入的貨款越多,那麼每天多出來的那六千部手機之中的一部分,便有很大可能第二天就發到你店裡。
一部手機就是一百塊的利潤,多一百部就是一萬,哪裡有經銷商經得起這個誘惑?
於是陸陸續續的,有打款五百萬進來的,也有打款八百萬的,最多的一個直接打款了三千萬,稱得上是非常的瘋狂。
在提前又收到了三十億的超級鉅款後,連蕭奇也不淡定了。
所有的零部件採購成本,也不過是三十一億,現在他已經總共收取了四十六億六千萬,也就是說,再除去組裝發貨、稅收等成本,他手上已經握有了十四億的利潤!
短短的三個多月,蕭奇就從白手起家,一口氣賺取了十四億的利潤,這個速度不能說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的!
六個省市銷售一千萬部手機,是蕭奇經過精心計算得到的資料。
現在他開始在琢磨了,自己是不是太過保守了呢?
在這個主流手機差不多都是一千多起價的年代,六百塊的簡單功能手機,是不是有著更為廣闊的市場呢?
就在蕭奇還在猶豫的時候,另一個喜訊的傳來,就徹底的讓他堅定了心思。
現在已經是一個資訊化的時代,每個省的周邊都有著鄰居,人員流動之下,很多訊息都瞞不住人。
一個多月的時間,足夠讓仙女手機的各種優點傳遍了整個華國,無數嗅到味道的商人們,紛紛衝向了這六個省市,開始了大規模的調查。
甚至於已經有調查完畢的人,直接跑到了仙女工廠裡面找周波,想要得到一個省或者一個市縣的經銷權!
看到這種踴躍的美好景象,蕭奇吩咐周波別忙著答應,而是讓每個來談的經銷商們,都買一百部仙女手機回去,看看到底那邊的人接受程度怎麼樣,再來談具體的經銷事宜。
然後蕭奇立刻飛到了南灣和冬館,再次和聯發科、廣達電子等廠家,又簽訂了總共兩千萬套手機零部件的協議。
特別是仙女手機的核心部件供應商聯發科,蕭奇將未來五年的保證購買晶片數量,提升到每年不少於三千萬套。
聯發科在還沒有正式投產,就已經完全收回了研發成本,還獲得了大量的利潤,蔡國智自然將合同簽得非常的痛快。
第八十八章 到底掙了多少?
解除了貨源的後顧之憂,蕭奇即刻開始了對仙女工廠的擴張。
他第一件事就是又派出周波,去長明的長虹集團,用每條組裝線三百萬的高價,從長虹的手機生產鏈條上,硬生生的挖了四條組裝生產線下來,即刻運回遠殷市。
然後就是工人的招募。
此次的擴張規模,直接花了五天時間,增加了八千人,讓整個工廠的人數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