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表叔(下)(第1/2 頁)
似乎是注意到了崔禾的表情,李氏很快便又笑道:“不過,你別看我們家松泉只是商人之子,自幼我們便給他請了先生上學的。他不比我們家老爺,除了生意什麼都不懂,多少還是會些什麼詩詞歌賦的。”
“我們家搬來柳州,我們便想著,日後就不做大生意了。開些小鋪子,請人來照看著就得了。都到柳州來了,以前熟悉的那些人都不在,日後啊,也沒多少人會說我們家松泉是商人之子了,日後說親也會好過些,這樣也很好。”
商人在大周的地位低,可若只是開點鋪子,不走商,也不常去店中,最多隻能算是富貴人家。
前些年取消了商籍,只要不是走商的,只要不是旁人都知道這家出了個商人的,只是開著鋪子,哪怕開了許多鋪子呢?只要沒在鋪子裡見著當家的,那這些狀況,到底是要好些的。
若是以往在老家,竇家與宣國公府多少沾著些關係,看著他們的人不少,竇家出了個商人,有不少人正看著呢。
在老家那邊,只要是與官場沾上邊的和那些讀書的人家,都知道竇家的竇天慶是商人,好人家哪裡落得到竇松泉的身上?
可若是讓竇松泉娶一個不好的姑娘,李氏竇天慶也是不願意的。
一來二去,竇松泉的年紀就拖大了些。
提到這裡,李氏還嘆了口氣。
只是,聽了李氏說起這些,崔禾便覺著,李氏很好。
旁人只道是李氏在提起竇松泉的時候,隨口一提的。但崔禾卻是能感覺到的,李氏是在將這些事都告訴給崔禾,告訴崔禾,他們竇家選擇離開老家到柳州來,更多的,是他們自己的原因,讓崔禾不用愧疚,也不用想太多。
崔禾笑著對竇松泉行禮,喊了聲:“大表叔。”
崔禾的年紀比竇松泉也小不了多少,即便是知道輩分如此,竇松泉在聽見了崔禾的聲音的時候,還是有些想笑,只是很快他便忍住了,還是跟著輩分喊了崔禾一聲“外甥女”。
只是在輪到李玲、歸清與明心的時候,三人就只是叫了聲“竇大哥”就行了,倒也沒多說什麼。
“這是我們家大姨娘的所生的兒子,排行老二,竇方曉。”李氏拉著崔禾的手,道,“你得叫一聲二表叔的。”
李氏並沒有說出竇方曉的名字中方是哪個方,也沒有明確的說出曉又是哪個曉。
反正,若是大家談得來,交換名字也是好事,若是談不來,日後崔禾都在內宅,也不在外院,也不必與他們有太多的來往,認個人臉,知道個姓名就已經夠了。
至於名字是哪幾個字,李氏便覺得沒什麼必要說了。
崔禾明白李氏的用意,倒也沒有多想,只是對著李氏稍微笑了笑,又打量著竇方曉。
在宣國公府裡,老國公爺只有李姨娘一位姨娘,崔弘慶也只有秋姨娘一位姨娘,在沒有第二位姨娘來之前,大家也就沒有分大小。
竇府有兩位姨娘,自然是要分出大小來的。
竇方曉的樣子看上去和竇天慶幾乎沒什麼相似的,五官線條相當流暢,看上去很溫和,想來應該他與竇天慶的樣子沒什麼相似的,那應當便是與大姨娘比較相似了。
崔禾跟著喊了聲:“二表叔。”
竇方曉也跟著回了句:“外甥女。”但他的臉上並沒有太多的表情,並不像竇松泉一般,覺得尷尬。
“這是老三,是二姨娘所生,竇成珉。”李氏道,“你應當叫一聲三表叔。”
崔禾聽了,又喊了聲“三表叔”。
比起竇松泉與竇方曉,二姨娘的這個孩子,竇成珉,樣子是最像竇天慶的,看上去幾乎是和竇天慶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般,只是竇天慶如今的年歲大了,看上去不如他的樣子俊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