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4 不期而遇(第1/2 頁)
虎山口庶務處在安東商務會館靠海的一邊設立了農貿市場。
農貿市場暫時不是重要區域,只是為方便虎山口轄下居民生活所建,所以雖然規劃得很大,但修建卻不是太嚴整。
市場中心是三排沒有牆壁的高大天棚,給買賣東西的居民遮風擋雨。市場邊緣修建了幾排簡單的二層樓房建築,出租給坐商經營。
市場四周都被兩米高的土牆圍住,東南西北各有一個很大的進出口。
虎山口庶務處對市場的管理比較粗放。凡是帶貨進入市場的人,統一繳納一個銅子的管理費,得到一張‘稅訖’單據。
這些銅子質量有好有差,有的甚至還摻雜了大量的鉛甚至鐵。
質量差的銅子在外面幾乎無法流通,但是陳建並不在乎這點微薄收入。他主要是需要建立這麼一個稅收場所,普及工商稅概念。
如果有人帶的東西很少,捨不得交1個銅子的稅費,選擇在市場圍牆之外進行買賣,市場方面不會干涉,市場治安隊也不會對他們的交易安全進行保護。
時至今日,虎山口1村到9村有2萬多名農業人口,狄水河沿岸有1萬多農業人口,虎山口各處工場又有近2萬名工業人口(建築、採煤、採礦、磚瓦、冶煉......),加上1萬多名軍士,人口總數已經超過6萬。
虎山口工業產品所蘊含的巨大財富所吸引來的各地大小商人日益增多,商人增多又導致更多財富流進虎山口。而大量財富的聚集又讓虎山口對周邊人口的‘虹吸效應’越來越明顯,讓虎山口的人口每時每刻都在增加。
眾多人口的強大生活需求讓長寬都達到300米的巨大市場從早到晚都人流不斷熱鬧非凡,根本不需要庶務處專門制定什麼‘趕集日’。
“陽哥,今天是九月初五,是虎山口軍隊規定的‘軍士沐休日’之一。我已經看到了好幾隊軍士走過去。你說那個姓沈的和姓夏的會不會來市場上游逛?”
‘雲陽雜貨鋪’裡面,鮑淵對古華陽輕聲說道。
七八天前,古華陽和鮑淵在虎山上發現了沈家名和夏德義的行蹤之後,古華陽立即想出一條長遠之計。他打算成為虎山口農貿市場的坐商,名正言順地留在虎山口,伺機接近沈夏兩人,以獲取巨大利益。
‘雲陽雜貨鋪’由此應運而生。
古華陽和鮑淵呆在雜貨鋪裡‘守株待兔’之餘,也存了在完全熟悉情況之後主動想辦法將威脅資訊遞到沈夏兩人手裡。
“希望他們能夠來吧。這樣可以省去我們很多潛伏時間。”
古華陽一邊往虎山口來市場的入口處瞄去一邊說道。
就是這一瞄,讓古華陽身體微微一震。
“陽哥,怎麼了?”鮑淵連忙問道。
“說曹操,曹操到。他們可不就是來了?”古華陽有點欣喜地輕聲說道。
鮑淵抬眼看去,果然就看到入口處進來一大堆衣甲鮮亮的人馬。
走在隊伍中間的,是他那天早上看到的靚麗女將和精緻小女將。不過這兩個大小美女今天並不是短打扮,而是穿著靚麗宮裝。
大美女著耀眼紅色,小美女著青春粉色。
大小美女身邊緊緊跟隨著幾個丫環和七八個身體矯健神情堅毅的著甲女兵。
在女兵外圍,是更加彪悍的一隊頂盔摜甲全幅武裝的男兵。
他們兩人最為關注的沈家名和夏德義跟在兩個女子身後半步。
他倆之所以知道沈家名和夏德義的名字,其實還是‘聞香教’教主王汝先告知。
王汝先根據古華陽和鮑淵在信件中的描述,立即就想起了沈家名和夏德義的名字,並推斷出了三年前徐鴻儒覆滅之前派往日照那支遠征軍背後隱藏的大致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