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囚徒困境知機密 拒水斷橋阻曹軍(第2/2 頁)
……
這三日襄陽主戰場,曹操和關羽沿河對峙,一直停留在互飆垃圾話的階段。
曹軍大戰一場,肯定不敢硬來。渡河作戰不比攻山,沒有浮橋,就算是淺灘,及腰身的水也會造成極大的阻礙。要不然自古就有渡半而擊之的打法呢?
關羽這邊要考慮的就沒那麼多,只需要弓手隨時待命,晝夜提防曹軍行動就行了。
曹操多次嘗試過命令士兵修建浮橋,甚至先射箭掩護,都沒有效果。魏軍不可能一直保持射箭,而蜀軍只需要得到空隙一輪齊射,修橋士兵就會死傷大片。
六十六歲高齡的曹操早已精力不富盛年,思考多時也找不出什麼好辦法,頭又開始隱隱作痛了。
北面曹仁,南面夏侯惇擁有區域性兵力優勢,都強攻過蜀軍岸防,但都不順利。
霍峻著實讓曹仁吃了個悶虧,白天晚上兩次防守讓其減員一千餘人;而夏侯惇所部見到趙雲,都先怯上三分,加上趙雲箭無虛發,竟連渡河都沒嘗試。
三面進攻全部破產,雙方戰爭陷入停滯。
其實賈詡是很想決水斷流的,這麼搞不僅降低襄陽東面水位,攻城之時放水淹城,還他個水淹七軍。但這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被蜀軍發現,抽出兵力,搞掉堤口,趁曹軍渡河時決堤,那河裡的曹軍將直接被沖垮。更關鍵的是,蜀軍本來就佔據上游,想決水斷流,得先經過其駐地,想不被發現,難如登天。
但賈詡還是把這個想法告訴曹操並言明利弊,以盡一個謀士的職責。至於用與不用,就不是他該考慮的了。
曹操想了許久,最終否定了這個辦法:這個險冒的太大。多日高強度思考,曹操很是疲倦,好在征戰期間,送到鄴城的文書一切有兒子曹丕處理,送到軍隊的文書也大多交給劉曄搞定,否則這頭不知道得痛成啥樣。
蜀軍在安然無恙的環境和曹軍接連吃癟的狀態下慢慢恢復了士氣,關羽張飛經常親自在巡邏的第一線,以便隨時掌握一手情報。
似乎天平正在向蜀軍傾斜?
現在,雙方就只剩一個問題了:糧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