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會談舌戰針鋒相對 劃界共盟戮力同心(第1/2 頁)
東吳有使求見,上一次還是諸葛瑾來求聯姻,時過境遷,這次竟已是兵鋒相見了。
關羽高坐大帳,觀看著孫權的親筆信:
大漢吳侯至書漢壽亭侯關羽雲長閣下,孤昔與皇叔聯姻,以求共抗國賊,實乃幸事也。然孤用人不明,呂蒙因私慾而行背盟之舉,至使秦晉之好作兵戎相見,此非孤意欲犯關將軍虎威也,孤必備厚禮以償將軍。且今呂蒙已死,禍首正法,將軍且息雷霆怒,待皇叔複議和事,共抗曹賊。今張遼據於江北,欲觀吾等自相殘殺,望將軍暫且罷兵,莫叫國賊笑話。
“季常,博研,汝二人是何看法?”關羽看完後,向馬良和獨孤徹詢問看法。
“在下以為孫桓既敗,張遼在北,孫權求和,出自真心,吾等既已教訓東吳,就此罷兵,休養生息,亦是美事。”馬良繼續一貫的鴿派作風。
獨孤徹覽信畢,心道:孫權不愧是三分天下的主,這封信寫的水準真高,先把責任全推給呂蒙,把整個江東摘出,再利用漢室名頭壓制關羽,再打就是毀大漢基業。
但就此罷兵,又不甘心,遂道:“事關興復漢室大業,末將以為不可輕動,主公必有動作。吾料張遼在北,孫權必至書主公以求和談。吾等若退,張遼無隙可乘,必然回軍,是前功盡棄也;但凡吾等按兵不動,張遼亦必按兵不動。”
馬良又補充道:“君侯,我等大軍駐於外,日耗糧草難以估量,荊州方經北伐,恐無力供養。且後防空虛,亦恐曹軍南下。”
關羽思考後道:“既如此,可令霍峻,廖化,劉賢,王甫,趙累攜吾主力還荊;博研所部未經大戰,留於此以備不時之需。”
孫劉兩軍在緊張的互相威懾中度過了數日。
“報!主公遣鄧芝至,求見關將軍。”
好戲要上演了!
……
談判地點設在豫章城中,劉備方派遣鄧芝、馬良、獨孤徹作為談判代表,孫權方則是陸遜、諸葛瑾、韓當前來磋商。
鄧芝首先發話道:“東吳既邀和談,何不先示誠意?”
陸遜道:“呂蒙犯境,乃吳侯不查之過也。今兵戎相見,你我皆所不欲也。吾主請皇叔以討賊大業為重,休刀兵,結盟好。”
獨孤徹聽完直想打人:好你個陸遜,這叫誠意?正欲言語相譏時,鄧芝搶先道:“然則魯肅趁皇叔西征,先截去孫夫人,復遣兵奪我長沙桂陽二郡,卻如何解釋?”
陸遜道:“昔魯子敬以身家做保,借南郡與皇叔,然皇叔賴之不還,子敬方出此下策,皇叔向來仁義為先,此事卻是有失偏頗。”
馬良接道:“此事湘水之盟已有定論,皇叔割長沙,桂陽,江夏三郡以償南郡之事。犯境之舉縱為呂蒙私下所為,然事既至此,吳侯豈得無一二表示?”
諸葛瑾道:“閣下所言卻不公正,俗言道冤有頭債有主,呂蒙行惡,已就地正法。關將軍卻又起爭端,徵我州郡,卻是何故?”
呵呵,你們一個個把責任全甩給一個不會說話的死人,這叫誠意?獨孤徹知道鄧芝馬良各有身份,又要頻繁搞外交,話不好說難聽。但自己不過區區一參謀,帳下一武夫,這惡人自然得做。
遂冷哼一聲道:“若非吾等識破奸計,吳軍此時恐已高坐南郡矣。可惜呂子明為江東竭忠盡力,卻落得如此下場。吾昔於戰場與之有一面之緣,實乃忠義之士,彼泉下有知,不亦悲乎?”
諸葛瑾,韓當皆面面相覷,面露慚愧之色。陸遜知其舌頭之毒,也不願激化,為緩解尷尬局面,亦強顏道:“博研真丈夫也,子明敗於閣下,亦不損一世英名。如今曹魏在北,張遼窺於江岸,吾以為此事咎由何處,可日後再定,先議罷兵言和之事,以保南北均勢。”
陸遜示弱了,這想先擱置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