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2/5 頁)
汙案,被處置的官員不在少數,朕以為可以從胥吏中提拔有才幹者擔任官員。胥吏長年在基層歷事,熟悉政事法律,其能力不下於科舉出身的官員。”朱由校提議道。
“臣會按照陛下的意思從胥吏中選撥一批人出來擔任山西的官員,同時臣也會要求吏部選派一批官員出來擔任山西的官員。”徐光啟說道。
“此言甚妥,有比較才會有優劣之分,這關係到以後官員的選拔方式。”朱由校贊成道。
“另外臣準備將高產農作物種植納入大計的四格之中,同時種植高產農作物的地區,明年能免稅一年,還望陛下批准。”徐光啟說道。
京察和大計是明朝對官員考核的制度,“大計”是考核道、府及州縣官員的,大計也是以“四格”、“八法”為升降標準。所謂“四格”是指“才”(指才幹,分長、平、短三等),“守”(指操守,分廉、平、貪三類),“政”(指政務,分勤、平、怠三類),“年”(指年齡,分青、中、老三類)。
“準。高產農作物的種植關係到帝國的民生,事關重要,不能有任何馬虎。”朱由校點頭說道。
高產農作物的推廣種植使用行政干預手段,速度會更快,效果可能也會更好。現在最重要的是有得吃的問題,每餐能不能吃飽是放在第二位的,至於能不能吃好那是最後才考慮的事情。
“朕要山西一省廣設鄉學,凡十歲以下孩童都可免費入學學習三年,學習內容包括數學、國學和思想教育。”朱由校說道。朱由校不敢立刻在全國鋪開六年義務教育,這都是需要錢來支撐的,這可是一筆極大的開支。
“陛下此舉乃聖人之舉,自雲南實行免費教育之後,反響之好出乎意料之外,大明各省皆有意舉辦這樣的鄉學,奈何國庫空虛此事不得不一拖再拖,今陛下有意在山西再行鄉學,臣定會全力以赴辦好鄉學。”徐光啟高興地說道。
“正如徐卿家所言,國庫空虛,辦學所需的錢鈔暫時只得由內努提供,朕決定辦學所需的錢鈔由內努提供一半,地方自行籌措另外一半,這應該沒問題吧?”朱由校問道。
“另外一半就算臣不拿一分銀子的俸祿,臣也要把這部分錢鈔籌措出來。”徐光啟信誓旦旦地說道。
“按朕方法一定能籌措出這筆錢的,記得一定要做好財政預算,京師自從做了財政預算,每年預計能節省一成左右的費用。”朱由校說道。
“對於京師實行的財政預算,臣在京師時仔細學習過,發現的確很有效果,臣也準備在山西推廣。”徐光啟回答道。
“還有一點,凡是依附大明的外族子弟也一定要讓他們讀書識字。”朱由校強調道。
“這是為何?”徐光啟問道。
“一個人從小吃的是大明的米,喝的是大明的水,穿的是大明的衣,學的是大明的話,寫的是大明的字,這個人才能被真正的同化成一個大明的人。這就是為什麼朕第一個選擇要在雲南普及鄉學的原因?”朱由校說道。
“臣明白了。”徐光啟點頭說道。
……
大同通敵案開始得突然,結束得更加突然,僅僅幾天的時間這麼大的牽涉到上百官員的案子就這樣匆忙地結束了。
這樣匆忙的結束,可以說是有人歡喜有人優,沒有被這場席捲整個山西官場的風**及的人,自然是開心的,而被波及了的人,自然是悲慘的。
今天的會議,沒有被波及的在大同官員都來了,他們就是想看看朱由校怎麼處理這批官員。
“凡有通敵賣國者,判斬立決,三天之後立即執行。凡貪汙受賄者,應該如何處置?朕想聽聽你們的意見。”朱由校問道。
“按《大明律》:受財枉法者,一貫以下杖七十,每五貫加一等,至八十貫絞;受財不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