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鍾寶山(第1/3 頁)
過了霜降,即使是西南也終於開始覺出些真正的涼意,不能再亂穿衣了。雖然苗姑早些時日已經唸叨著讓季熠和謝觀南改換秋衣,可這兩個火力壯的郎君仗著年輕渾沒當回事,一個是愛漂亮,另一個則是覺得自己身體棒所以不在乎,都只把苗姑的囑咐當耳旁風。
謝觀南的生辰剛好是霜降的前一天,季熠說去年知道得太晚,錯過了給他過生辰的機會,剛好今年一併補上。西雷山上如今住了個安南小太子,楓葉也還沒紅,便沒有成為季熠的首選,他安排了畫舫帶著謝觀南遊河沿水路去了鄰縣。
謝觀南到西南已經超過一年了,說起來倒是去了不少地方,但終歸都是和各種事件相關,純粹為了遊玩目的而去的,最遠怕也只有西雷山能算一個,儘管季熠特別想盡半個地主之誼,奈何謝觀南不願意因為自己生辰這麼點事就請假,於是只得利用旬休這一日,提前一晚出發,次日遊玩之後再當日返回。
時間所限自然也就跑不了很遠,以他們所在位置劃出一個十二時辰內能往返的範圍,選擇並不算多。雲遮縣往北的鄰縣是屏縣,以西雷山相隔,而往南的鄰縣是白川縣,從棲霞鎮出了南霞湖,沿沅水不到半日就能到,回程時是順流則船速還能更快一些,季熠很快便定了這條路線。
白川縣的鐘寶山一帶因為有出名的丹巖,引來不少傳經者在這裡開鑿石窟,所以留下了眾多的沿山石刻,從第一窟開鑿至今約有三百年之久,歷代累計共有石窟十餘座,造像百來尊,規模不小也堪稱一景。而且這裡彙集著來自周邊各個小國的多種文化,石刻風格也很多樣,非常值得一看,即使季熠和謝觀南只有一日來回的時間,也足夠他們走馬觀花、領略一二。
遊船觀景雖然距離遠了些,但對於瀏覽沿山石刻卻能算是上乘而愜意的方式,他們在船上不但免了登山的辛勞,亦能飲酒說話,既能遠觀群像磅礴的氣勢,又節約了體力,季熠都佩服自己怎麼能如此機智,想到這麼個過生辰的主意。
船是佟追親自掌舵的,船上除了季熠、謝觀南和佟追之外就只有兩名靜海衛,其他人都在後面不遠處的另一艘船上,這已經是季熠能精簡到最少的隨行人數了。如果不是太小的船行不了遠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和謝觀南廝混的乘具當然還數悅莊園子裡的篷船。
石窟基本都是傳經者或供養人為了傳經佈道、積攢功德和替家族祈福所修,謝觀南被不少人說過他有佛緣,遠的不說,慧覺就當面說過不止一次,可他平日並非是個虔誠的禮佛之人,所以他不知道為何季熠會突然想著帶他來看石刻。
“神佛之說飄渺,而石刻卻是實實在在人為的,聚集當世最精妙之工匠耗費無數心血所建造的石窟,是屬於凡人的傑作。”季熠是這樣解釋的,“白川縣過去曾是多個民族混居的地方,前朝之前還曾有過獨立的外族王權,如此小而強悍的一個王朝居然在幾個大國的夾縫之間存在了數代,你不好奇嗎?”
謝觀南並沒有那麼多好奇心,但他喜歡聽季熠說這些。這段時間季熠手上的事情也多,無論如何抽出一天來放鬆遊玩都沒什麼不好,對謝觀南而言去哪裡並不重要,季熠陪著他便好,他對生辰也沒有太特殊的概念,在家時他阿孃覺得這種日子裡一家團圓吃一頓飯就很好了,如今在外,親眷全不在身邊,那麼有季熠陪伴也足可堪慰。
鍾寶山的石刻有著與中原其他地方石刻非常大的區別,這裡的石刻內容、造像風格都明顯帶有周邊小國的民族特色。無論是佛像還是供養人的雕像,從人物體態到衣著裝飾、器物等等造型都很奇特,如果謝觀南沒有在西南生活了這麼一年,乍一看這些石刻,斷然想不明白這些東西是怎麼會出現在這裡的。它們看起來太特別也太陌生了,但是如今的謝觀南再仔細看,又彷彿看出它們和西南這裡的少民裝束有些接近。所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