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還是有忠臣的(第2/2 頁)
其妻高氏,同樣武勇,領數十婦人據山頂公署箭射賊人不得進,最後被賊人火燒,全無一人投降。”
黃得功、孫應元和周遇吉都是勇衛營將領,屬於御馬監轄下,是崇禎皇帝的親軍。只是可惜兵力太少,而明末又是四處烽火,最終拆分了勇衛營四處救火,結果都是勢孤力戰殉國。
這是崇禎皇帝直屬的,算是他提拔的,聽到這話之後,他的表情終於好過了一點。不過,他再猶豫了一會後,還是再問道:“那文官呢,可有忠臣否?”
張明偉聽了,點點頭,當即給崇禎皇帝介紹了起來。
大學士範景文,留遺言:身為大臣,不能滅賊雪恥,死有餘恨。然後,投雙塔寺旁古井而死。
戶部尚書倪元璐,同樣留下遺書:南都還可有所作為,死是我的本分,不要用衣被收斂,暴露我屍,記住我的悲痛。而後,自刎而死。
左都御史李邦華,在文天祥像前做絕命詞,投繯自盡。和他一樣的,還有協理戎政兵部右侍郎王家彥。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殉國之前讓其子逃生去。但他兒子孟章明剛為進士,回答他父親說:“君亡父死,我還有什麼活頭!”也自縊在他父親邊上。
兵部郎中成德,不懼賊兵刀刃厲喝,於皇帝棺木前祭拜,而後回家,與其母及妻兒一起上吊殉國。
…………
說真得,京師淪陷的時候,直接殉國的大明官員數量還是不少的。但是,更多的官員苟且偷生而變節,以至於讓後人的印象中,覺得明末文官就沒有一個有氣節的人!
張明偉的腦中記憶格外清晰,把當初查到的資料,娓娓道來。雖然官職上有不少對不上,可畢竟是還有兩年時間,官職不對也沒什麼奇怪的。
崇禎皇帝聽到這些死節的文官後,臉色終於好看了一些。等到張明偉說完之後,他便又馬上問道:“那皇親勳貴呢,有沒有?”
張明偉聽了,點點頭說道:“勳貴之中,忠烈以新樂侯劉文炳為首,一門上下共四十二人死節;駙馬都尉鞏永固和惠安伯張慶臻,皆是全家焚死;宣城伯衛時春全家十七人投井死……”
邊上的朱慈烺豎著耳朵聽著,一直等到張明偉說完了,還沒聽到他想聽的,便有點忍不住,連忙問道:“先生,那我姥爺他們呢?”
他問話的同時在想著,會不會是死節事蹟比較突出,因此張明偉會單獨拎出來說。
聽到他的這個問話,崇禎皇帝不由得也更為關切地注視著張明偉,聽他怎麼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