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防備(第2/2 頁)
管家不嚴,就要承擔相應責任。”
“崔知府也說了,陸家從來不曾做過違規之事,也詳細審問了一下,相互認證後證明陸家自家人確實沒有參與,所以也沒有過於嚴苛,不過......”
二公子停頓了一下,才又接著說,“我後來又託人找到通判周大人,周大人開始答應的很好,應該也是崔知府知會了的緣故,讓我們先交了一千兩兩的罰金,先把一些無關貨物領出來。節前又讓我們去交了一千兩兩的保金,說是保人用的,我們也交了,準備接人時,出了問題。”
眾人聽著二公子對情況的詳細介紹,都知道對於陸家這樣的家族來說,只要不是牽扯到
謀反,勾結海匪,盜匪這些,一般傷人,走私一類的,最多罰點錢財,推一個人出來擔罪就好,小事變大內中一定有原因。
“我們交了銀子,周大人先是拖延時間,後來又說對於違禁品還需要再交一千兩保金才能先放人,我們又交了,就是想著儘快解決此事。哪知不到兩天,周大人口風就變了,說是案情有變,不能作保放人。再後來就告訴我們,官府在核查違禁物時,發現這些物資屬於盧家被盜的專供淮軍的物資中的一部分,說是一個月前已經報官,運輸途中被海匪搶走,所以這個案子一直拖到了現在。”
聽完二公子的介紹,幾個人都陷入了思考,這個事情看著比較簡單,但是背後牽扯了多方關係,一旦應對失策,會變成矛盾焦點,也容易成為各方攻擊的物件。
袁睿畢竟是做了這麼久的事情,對歷史上的一些事情也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路,低頭思考了一會,很快就有了清晰的邏輯思路,轉臉看了一眼二公子,再轉到大公子那裡,發現他也正笑吟吟的看著自己。
這時,他也沒有必要藏藏掖掖,自己最小,正好首先發言,“家父雖然做過通判,但我對官府瞭解確實不多,不管是怎麼查出來的,我們都不用再去糾結這事了,我認同陸老爺的做法,該罰罰,該判判,所以官府的問題不用考慮。”
袁睿首先做的就是排除法,把無關因素放掉,“有幾個問題我們要思考一下,假設,盧家確實被搶了貨,但貨船被劫之前有些貨被一個跑船幫工偷了,他又趁著陸家這次運貨回來,就把貨放在一起,正好被查出來了。當然還有一種可能。”
袁睿停了一下,稍微措辭了一下,“可能有人陷害,不管是盧家還是誰,特意把報官丟失的貨放在陸家一起,就是針對陸家。如果是這樣,就要做好相應準備了。”
幾人等袁睿說完,都點了點頭,這個思路已經很清晰了,找到方向,把問題癥結搞清楚,再去想辦法解決。
“那依小弟意思,應該怎麼應對,”大公子臉色如常,既然袁睿想的很清楚,那麼他對於當前的局面也會有自己的想法。
“第一,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去牢裡查一下,臨時幫工的那些跑船人有誰給盧家也做過,要是沒有直接去過盧家的,也可以查下關係,看看關係密切的那種,比如經常一起跑船的是不是上次做過盧家幫工,不管是私下做的還是陷害,線索就在這些人手裡。”
“第二,找人打探一下,盧家最近做了哪些事情,跟哪些人走得近,陸家不是揚州頂尖門戶,又沒有什麼關鍵商路,跟盧家按說不會有根本衝突才對。”
袁睿的下一句雖然沒有說出來,可是其他人馬上明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