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1/4 頁)
王氏聽了與高氏對望一眼,兩人皆是搖了搖頭,王氏說道:“那可說不準。王妃是去年十一月裡頭喜得貴子,如今算來孩子還小呢,只怕經不起顛簸,他們路上怕是走得極慢。等到了咱們大周,指不定哪個月份了呢。”
這事倒是叫王氏猜對了。
寧陽和諸葛端雲自從離了大周帝都,兩人便乘著車馬慢慢而行,一來是諸葛昱年紀還小,經不起趕路。二來是這回走的是當初出嫁時的路,寧陽那時候離開送親的隊伍跟著諸葛端雲回北關,並未走過這條路。而這條路是當初兩國商議而定的,所行之處,皆是大夏的重城名鎮,風光無限。因而這回兩人便索性慢慢而行,遇上了名勝風景便停下來歇息幾日,遊覽夠了再上路。反正皇帝只說在大周的時日不可超過半年,可未規定諸葛端雲回北關的時日,因而兩人在大夏的地界裡就放心遊覽,待到了夏周兩國東南邊關之時,日子已到了十月末。
諸葛端雲和寧陽兩人知道無法再常服而行,只得拿出通關文牒,遞給邊城的守衛。
邊關的刺史沒一盞茶的功夫便氣喘吁吁地穿著官袍跑來,見了諸葛端雲和寧陽一行人便參拜道:“下官祁州刺史宋廉參見大夏端親王爺、王妃。下官早已奉皇命在此等候數月了,請王爺王妃進駐驛館,明日下官派守軍護送回帝都面聖!”
寧陽聞言點點頭,這一路在大夏,他們也遊覽了好一段日子了,如今到了大周,自然該遵著規矩。
第二日一早,儀仗停在驛館門口,寧陽換上了盛裝抱著兒子坐上絳紅綵鳳破圖大轎,奶孃和姚氏各得了一頂小轎跟在後頭,王府的車馬由護衛駕著,良兒、子陌、子秋和子青四個丫頭便得了機會坐在裡頭,四人皆興奮得不得了,忙拿了瓜子點心等零食便進去聊天兒看風景了。小七帶著王府的其他護衛騎馬護在轎子和車馬兩側,諸葛端雲駕著玄黑的戰馬走在轎子前頭。迎接的儀仗在最前頭打著牌子、執著大傘彩扇、開道鑼號、喇叭、大鼓領路,最後頭則由大周的守軍護著。整個儀仗長達兩三百米,沿著大街前進,鑼鼓、喇叭、大號齊鳴,鞭炮響得喜慶,百姓佔了長長的一條街,伸著脖子惦著腳跟看熱鬧。
寧陽坐在轎子裡,不由想起了出嫁時的情景,如今再回來已是四個年頭,她懷裡抱著兒子,慢慢掀開轎簾的一角,小傢伙骨碌著烏溜溜的大眼睛四處瞧著,興奮地在她腿上一直蹦著,寧陽把他抱得緊實,他卻笑得咿咿呀呀的。外頭鑼鼓鞭炮喧天,轎子裡頭兒子也跟著叫,寧陽不由搖了搖頭,心裡卻是高興甜蜜。
儀仗隊伍走得自然快些,每到了下個驛館便能歇上一日,只是這般走來,待到了帝都時,也已入了十二月。
帝都的百姓聽聞嫁去大夏的承和公主回來省親,皆從城門口迎到東街大道,儀仗停在驛館門口,禮官領著諸葛端雲和寧陽進屋換了盛裝禮服,奶孃和丫頭、護衛們皆在驛館等著,諸葛端雲和寧陽抱著兒子諸葛昱,隨禮官一刻不停地又上了轎子,儀仗鑼鼓聲又起,隊伍浩浩蕩蕩地經崇華門入了宮。
時值午時,金殿之上,百官肅立,太監唱著嗓子十步一報:“大夏神武端親王爺攜端親王妃大周承和公主面聖——”
聲音在巍峨莊嚴的大殿前頻傳喝報,震得人心裡都撲通撲通地跳。寧陽只覺得自己的腳踩在九龍青階之上,一步比一步沉重。她垂著眼,看著自己大紅深青霞帔的裙襬,金繡雲霞鳳紋隨著步子若隱若現,當腳下的青石換做玉階,她只覺得心都快要跳出嗓子眼。
太監的報唱忽聽,大殿之上一道雍容沉斂的目光落於寧陽身上,卻隱隱有幾分激烈。寧陽不敢抬頭,只抱著兒子,與諸葛端雲雙雙跪拜:“兒臣拜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快快平身!”皇帝自御座上起身,緩緩下來,竟親手將兩人扶了起來。群臣皆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