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推恩5(第1/2 頁)
虛行之點頭嘆息道……
“這是謀國之策,再艱鉅也要推行下去。”
“不過也不必太過擔憂,等此次推恩佛門結束,收穫的財貨,土地必然不少,足以解決燃眉之急。”
“陛下前幾日不知從哪裡,得到一座銅殿大小的金銅之球,已經開始融化鑄造,而且從草原流入的金銀,牛羊,也能暫時補充一下。”
“等李將軍解決高麗之後,掠奪的財貨也能充入國庫。”
“如此一來,數十年內,都不必對百姓造成負擔。”
“未來的國策,就是內聖外王,皇室與世家,百姓,一起奪蠻夷以富中原,以四海供養神州了。”
…………
隨著早課祈福結束,有天使攜聖旨到……
“奉旨,法會暫休期間,僧、道各脈,可於南苑花園辯法,法不辨不清,道不論不明,故請眾僧眾道各講其法,以分高低卑賤。”
“各寺各廟各觀,有祖師或得正法道果,卻未有果號者,可與法會辨取,經僧、道各脈認可者,法會後可特旨加封果位。”
旨意一出,道門興奮,小宗小派,誓要為自家祖師求取果位、名分;主宗大派,也各有法脈祖師,雖有功德,卻無果位,藉此時機為自家求取,也可供奉入宗門。
只有佛門不屑,佛門自有體系,佛祖,大菩薩,羅漢,金剛,諸寺自有定論,不需朝廷冊封。
勤政殿內,趙東陽聽聞宮內監密報,心中冷笑:“果然是域外教派,不奉自家祖師,反而以供奉蠻夷。”
“此界佛門,真是毫無道德可言,先有謀劃中原國運,後有謀逆叛亂,心中盡是域外魔念,不顧一絲生養之恩。”
此後再無旨意,法會繼續執行,僧、道各行其事。中間道門多次上表,於辯法獲勝後,為自家祖師求取果位名分,得到聖意許可。
佛門毫無動靜,趙東陽也不在意,只是心中的殺意一日蓋過一日。
宮內的宦官、宮女,最是敏感多疑,似乎是感受到風雨欲來的氣氛,行走之間更是小心翼翼。
法會最後一日,趙東陽攜內閣閣臣,駕臨南苑,佛門偏殿,只是四大聖僧宣講,眾僧聽法,趙東陽只是口頭嘉獎,就即離開。
東殿內,卻是群道輪流上臺宣講,各述道法,相互之間激辯不休,由於關係著自家的地位,偶爾會有人下去歇息,大多數眾人認真傾聽和爭辯,這南苑就顯得更加熱鬧了許多。
趙東陽於東殿升座,觀察道門各脈,不由想起前世言論“盛世閉門靜修己身,亂世下山負劍救蒼生。”
有多少中原道門道脈,戰亂下山救世,法脈凋零,門中只剩一人者何其多,更有多少法脈,一人不剩。想到這裡,就是心生好感。
心意已決,下旨詔僧、道入殿,趙東陽於主殿升座,內閣閣臣,內侍,近衛列於兩旁,僧、道一左一右,各站半邊。
趙東陽一頷首,身邊內監躬身一禮,拿起盤中聖旨道:“宣”
看僧、道各自跪下,接著道……
“朕詔天下僧、道入京,為國朝祈福,實乃為天下蒼生計。”
“天下僧、道奉詔,朕心甚慰,又於法會期間,各辯其法,以明其優,朕不吝嘉獎。”
“道門各脈真人聽封………”
“樓觀道……元華真人,除魔……護道百姓……加封護佑伏魔真君。”
“白雲宗……青松道長,著書……得道門各脈認可,加封通達至真真人。”
“真武宗……白玉真人,護民有功……實為英烈,國朝自有定論,特旨加封玄武北極護民真君。”
…………
“以上人等,道門各脈認可,陛下聖旨加封,自有宮觀賞賜,加封之諸脈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