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國家的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政策(第2/2 頁)
環保和安全,可孩子盼了一年,就想看看煙花。現在到處都不讓放,孩子失望得直哭,當家長的心裡也不好受啊。”她的話語裡滿是心疼與無奈。
聽著大家的抱怨,我們心裡很不是滋味。等大家情緒稍微平復後,我站起來誠懇地說:“各位鄰居,我們非常理解大家的感受,鞭炮和煙花確實承載了很多過年的回憶。但大家也知道,燃放煙花爆竹對環境的汙染很大,每年因為燃放引發的火災和安全事故也不少。我們的初衷是為了讓大家生活在一個更安全、更健康的環境裡。”
另一位志願者老劉接著說:“其實,我們也在想辦法,既能遵守禁燃規定,又能讓大家感受到年味兒。比如我們可以一起組織一些傳統的民俗活動,像舞龍舞獅、猜燈謎之類的,大家覺得怎麼樣?”
居民們聽了,開始小聲地討論起來。這時,一位小夥子緩緩站起身:“想法倒是不錯,可這些活動誰來組織?需要不少人力物力吧,光靠你們幾個志願者恐怕不行。”
面對小夥子的質疑,我們早有準備:“小夥子,我們計劃先成立一個籌備小組,由志願者帶頭,歡迎有興趣的居民一起加入。物資方面,我們會積極爭取社群的支援,也希望大家能出出主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居民們的態度逐漸發生了轉變。一些年輕人主動表示願意加入籌備小組,幫忙策劃活動;幾位熱心的大姐也提出可以教大家做傳統的手工年貨。會議室裡的氣氛越來越融洽,先前的牢騷聲被對未來活動的期待所取代。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和居民們一起忙碌著。籌備小組分工明確,有的負責聯絡舞龍舞獅的隊伍,有的著手準備燈謎材料,還有的挨家挨戶收集製作手工年貨的秘方。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與居民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密,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齊心協力。
終於,春節期間,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在小區裡熱熱鬧鬧地開展起來。舞龍舞獅的隊伍在小區廣場上翻騰跳躍,精彩的表演贏得了陣陣掌聲;掛滿燈謎的長廊下,男女老少穿梭其中,興致勃勃地猜著謎語;社群活動中心裡,大家圍坐在一起,學習製作各種傳統手工年貨,歡聲笑語迴盪在每一個角落。
看著小區裡熱鬧非凡的場景,居民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那位曾經牢騷滿腹的小夥子拉著我的手說:“大爺,你們這辦法真好!沒想到沒有鞭炮,這年也能過得這麼有意思。”聽到這話,我們心裡暖暖的,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在這一刻都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透過這次經歷,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政策的推行需要充分考慮百姓的情感需求,只有用心去溝通、去協調,才能找到平衡的支點,讓大家真正理解並支援政策,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社群環境 。
禁燃獲贊意難休,民怨聲聲惹眾憂。
巧設良謀興俗事,歡顏復綻解心愁。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