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珍貴的石頭(第2/2 頁)
小時的時間出來了。向上面的人員說:“綁好了。”
塌陷坑內的人員全部上來後,在兩臺工程車的作用下,慢慢一點一點的把這個天外來客給拽了上來。大家也是不敢耽誤片刻的時間,將隕石裝上車就帶回了科考站。
車隊回來了,大家都興高采烈的歡呼著。李向軍躺在床上也是喜悅的流下了眼淚。他深知這不是他自己的盼望,這也是很多給予他支援,所有人的期望。
次日,李向軍要求所有人員不能透露任何的資訊,把隕石裝箱後,和一些物品放入集裝箱內,準備發回國內。
並要求返回人員全部乘坐破冰船,同隕石一同回國。由於李向軍傷的比較重。調查小組人員希望李向軍坐飛機回去,但李向軍不放心隕石運輸過程的安全,執意要同隕石一起回國。
大家把隕石裝箱一切準備就緒。又在科考站休整了兩天。立即聯絡破冰運輸船馬上回國。
為了隕石的安全此次的路線以水運為主,集裝箱可以不經過任何國家就能安全的抵達國內了。
此次返回也是比較順利,因為路線都是我們比較友好的國家,並且國內已經透過外交進行交涉,一路綠燈。
大約用了將近三週的時間,隕石終於安全的進入我國境內。一到國內,李向軍博士和所有調查組成員,全部被安排在醫院進行全方位的檢查。隕石委託軍方押送回尚海市科技學院。
調查組成員根據身體情況,先後的都離開醫院,返回了。只留下欒天翔和李向軍。
由於李向軍腿部骨折,再加上經歷長途跋涉的路程。傷處未見好轉,還加重了病情。如不及時送到醫院,都會有生命危險。
欒天翔留下來是進行陪護。就這樣李向軍和欒天翔在這所醫院,又待了二十多天,才被安排送回尚海市。到達尚海市李向軍博士被送進最好的醫院,有專業的護理人員全程護理。欒天翔也返回了學校。
這顆隕石在李向軍回來前,就已經被送到科技學院裡。
國家組織人員對隕石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掃描。
這顆隕石直徑一米二左右,橢圓形。由於密度大,重量達到了十八噸多。經過鑽孔和切片分析內部除了已知的鎳鐵結構外,還有大量的緻密礦物質,以及不清楚的元素。
這些資料與以往的隕石結構截然不同。這對科學研究來說是全新的發現。下一步準備將隕石進行切割,檢視隕石內部還有什麼全新的發現。
李向軍在醫院也是特別關注,隕石的分析結果,並給予自己的建議,希望能找到重大的發現。這個隕石的密度大,切割也是相當的耗時和費力。一般的切割工具沒用幾下就被磨損。最後還是選擇了金剛線進行切割。大約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損壞了100多米的金剛線才將隕石分開。
分開後,又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掃描。沒想到在掃描的過程居然發現了單細胞生物的化石。
這次重要的發現,也是地球以外從來沒有過的發現。同時證明了在銀河系以外或是銀河系內部是有生命體存在的。雖然無法證明這種單細胞生物是否生活在地球同樣的環境下。但足可以證明地球以外是有生命體存在的。這也為我們尋找地球以外文明增加了信心。也為以後的星際探索開啟了新的認識。
此訊息一出,引起了全球的轟動。瞬間全球又興起了外星文明的熱議,也增強了各國在外太空探索的大量投入和競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