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重返天堂山3(第2/2 頁)
研究員的身旁,他對孫研究員說:“我們用色譜分析儀監測一下,這個符文是什麼結構。孫研究員又看了一眼欒天翔,好像覺得欒天翔多此一舉的意思。”
欒天翔並沒有注意孫研究員的眼神,他更專注自己的判斷。他開啟色譜分析儀,將探頭放在符文上,不一會兒在分析儀的顯示器上就出現了結果。
欒天翔笑著說:“孫研究員你看,我猜測的沒錯吧,這是隕石做的,並且含有大量的鎳鐵結構,這是明顯的鐵隕石特徵。”
說完他又把另一個儀器開啟並說:“我估計這塊隕石有一定的磁場,要不它怎麼這麼的防風雨侵蝕呢?”
說著他就在符文的周圍進行檢測,果然磁場探測器上顯示這個符文存在一定的磁場。
結果出來了這讓孫研究員相當的驚訝,他心裡想:怪不得這個欒天翔這麼年輕就已經取得了博士學位,還能組織這麼大的科考團隊。區別就是隔行如隔山呀!他知道的我不懂,我知道的他也未必能明白。這位孫研究員還是比較自負的人。
欒天翔回去將自己的發現告訴了劉靜宜和韓曉宇。韓曉宇說:“那這個隕石也挺大的呀,那時候的人用什麼能把圖案刻在這堅硬的隕石上的。”
欒天翔看了韓曉宇一眼說:“不要小看我們古人的智慧,他們在沒有各種高新技術的加持下,照樣完成了許多連我們現在都很難完成的偉大工程和傑出的建築。像這種刻字應該還是比較簡單的,鐵杵磨針的故事聽過吧。”
韓曉宇說:“你分析的對,你啥事都能找到比喻。”劉靜宜看著他倆鬥嘴也是特別的好玩。天色漸漸的黑了下來,考古隊員也都回來了,大家圍坐在火爐旁吃著晚餐,喝著茶,有說有笑的,好一片歡快景象。
欒天翔來到孫研究員的身邊,看孫研究員正拿著筆記進行研究。
欒天翔問:“孫研究員,這些符文能分析出內容嗎?”孫研究員看了看欒天翔說:“這些符文我們也是首次見過,看這符文的分佈像是一種文字,但我們沒有參考文獻,如想知道內容還得進一步的研究和深入。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是商周時期,在往前還沒有發現任何的線索。而且這些符文的年代還需要進一步的科學論證。”
欒天翔說:“這些符文就沒有相似的文字可歸類嗎?”
孫研究員說:“除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文字型別出現,如鳥蟲書、圖畫文字等。這些文字型別在漢字發展史上佔據了一定的地位,併為中國文化和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此外,還有一些少數民族使用的文字,如蒙古文、藏文等,這些文字也有著獨特的特點和歷史背景。但這次發現的符文都不在這些範圍裡,所以沒法分析和歸類。”
欒天翔說:“那就沒有什麼辦法了嗎?”孫研究員說:“我一會兒把這些文字發回給我的老師,讓他幫忙破譯一下,有可能他見得多,會有一定的幫助的。”
一宿時間很短,天堂山沒有蚊蟲叮咬,大家睡得也特別的好。清晨大家收拾好行囊就準備離開這裡,奔下一個目標出發。欒天翔和韓曉宇依然按著記憶裡的路線,找尋那個天堂山的裂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