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追蹤隱形人4(第1/2 頁)
警方將犯罪嫌疑人,也就是張麗的前夫李鋒,定性為高智商反偵察能力極強的案犯。並且李鋒身上還有先進的隱形技術。這就需要找一些懂得此項技術的人,並且具有可探測隱形人的技術加持。才有可能抓獲這名案犯。他們也將胡三作為警局的最後希望和砝碼。
於是永安市警局調查組將情況彙報到了市裡,需要市裡幫忙找一些專家協助。市裡也是義不容辭的接受了。很快,在一眾人的推舉下,將楊思博等五位資深物理老師和專家交給了警局。
警局調查組和這五位專家教師進行了會議研討,並把原因和難點都告訴了他們。
楊思博開始一直保持著沉默,沒有做任何的表態。而其它四位專家教師卻是各有說辭,基本就是不想參與進來,怕自己和家屬受到連累。警方對於這種行為也是無可奈何,因為這是警方的責任,他們幫忙是義務,不幫也是本分。老百姓的擔心警局也是認同的。現在就剩一位專家教師楊思博未表態了。
於是調查組就問楊思博說:“這位專家老師,您有什麼想法和意見嗎?”楊思博用眼睛看了一下說話的人,清了清嗓子說:“我可以參加,但我需要找我的學生來幫忙,這個可以嗎?”警方一聽馬上說:“可以,當然可以了,找幾個都行,我們一定不會洩露你們的資訊,並且保證你們的人身安全。”
楊思博回去後,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欒天翔。欒天翔本來就對這起案件很有興趣,突然接到了楊思博老師的邀請,他立馬就接受了。欒天翔雖然特別的願意,但周冰這裡是一萬個不同意,讓自己的兒子去冒險,那是不可能的。最後還是欒安邦和欒天翔一起對周冰做了很多的思想工作,並保證自己不會參加一線任務的,只是在背後進行技術支援而已,這才勉強的說服了周冰。
警局只找到了一名專家願意參與,在他們的心裡並沒有太大的信心。楊思博帶上欒天翔參加了警局的計劃會議。
會議著重強調了,要利用科技手段來對付科技犯罪。這就需要楊思博老師和欒天翔的專業技術支援。目前已知作案的隱形技術確實很高明,這幾起作案時間基本都是在白天,光線比較充足的時候,還沒有發現夜間的跡象。不知道用什麼技術可以鎖定隱身人的目標。
楊思博沒有舉手,直接就說了自己的觀點:紅外功能不行,我們可以利用聲波技術。聲波探測器是一種利用聲波來探測物體的裝置。它通常由一個傳送聲波的發射器和一個接收聲波的接收器組成。傳送器發出聲波,聲波在遇到物體後會被反射回來,被接收器接收。透過測量聲波發射和反射的時間差,可以計算出物體與探測器之間的距離。
聲波探測器可以用於檢測物體的位置、大小、形狀等資訊。並且音速也很快,沒有太多的延時。警方一聽,這位老師確實不凡呀,觀點靠譜。可這聲波放到哪兒呢,怎麼去找隱形人呢?不能滿大街都放聲波探測器吧。這也放不過來呀!而且街上的行人眾多,不好分析呀。
楊思博笑了一下說:“你們不是有個重點保護的人嗎,我們把裝置裝在他的身上,並且配上360度隱形攝像頭。這樣就可以分辨了吧。如果那個隱形人不找他的話,我就沒辦法了。”
警局人員說:“這個東西可靠嗎?如果出現意外,那我們的工作就全白廢了。”楊思博說:“只要你們不出意外,裝置不會有意外的。它比人要靠譜的多。”警局人員一聽就放心了。
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找聲波發生器,但市面上是肯定買不到的。欒天翔說:“老師,我們自己做吧,其實很簡單的,我把小胖也找來。”楊思博說:“找你,就是讓你幫我做這個的。”欒天翔一聽就明白了,楊思博早就想到此問題了。
於是欒天翔把小胖也叫了來,沒想到的是劉靜宜也跟來了,劉靜宜說:“這麼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