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拉攏(第2/2 頁)
工的裝甲車,濃厚的擔憂溢於言表。
斯坦利首相也不例外,藍色的瞳孔在金絲眼鏡後顯得格外冰冷。
為了牽制法國加上德國在立場問題上的左右橫跳,他們對德國的態度照以前已經好轉不少。
最近德國呈交上來的國聯申請,他們也準備裝裝樣子後透過,但按照現在這種情況看來還是他們對這個曾經的對手太仁慈了。
“還有什麼其他情況嗎?”
斯坦利冷冷的問道。
史蒂芬森剛想搖頭突然腦海中浮現出林立的身影,頓了頓開口道:
“回來之前,林像讓我傳達一個資訊先生想在德國內部策劃起義活動,他想請問一下政府方面的態度。”
起義活動?
美國發生的股市低迷已經算不上什麼秘密了,德國會連帶遭受影響也是必然的結果,而林正好在這個時間之前就已經有策劃起義的想法?
丘吉爾和斯坦利對視一眼,他們都是混跡政壇的老手,自然能察覺到這兩者間的關係。
這絕不是巧合,而是安布雷拉特意策劃的結果,但將一個貨真價實的世界強國捲入一場小型經濟危機中。
光是猜想就讓人有些匪夷所思。
“林還有說些什麼嗎?”
丘吉爾放下照片追問道。
史蒂芬森回想片刻後繼續彙報道:
“林先生說他會解決好一切條件問題,只需要英國方面在保持中立態度,還說這是針對德國優質工業的一場騙局。”
德國工業?
股市危機?
起義?
將這三者聯絡在一起,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丘吉爾腦中成型,原本憂慮的瞳孔猛的一亮,暗歎一句林立真是個不擇手段的商人後,點頭示意史蒂芬森離開。
坐在斯坦利對座的沙發上問道:
“首相先生,您覺得我們應該支援安布雷拉的計劃嗎?”
斯坦利當然也能從中大致猜到安布雷拉的計劃,思索片刻後點頭道:
“為什麼不呢?如果安布雷拉能挖走大半德國工業,無論對於英國還是對歐洲都是個好訊息,正好也能給德國人一點不小的教訓。”
“但相比德國人,我們更應該考慮安布雷拉的問題了丘吉爾先生,如果美國的事真的是安布雷拉組織的,能在將一個國家拖入經濟泥潭的公司,我們真的能徹底掌握他嗎?”
丘吉爾既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沉默片刻後答道:
“那我們應該考慮怎麼將安布雷拉這把利劍,牢牢綁在不列顛這艘大船上了,林不是還沒有結婚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