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知否 林噙霜9(第1/2 頁)
不過想想也是,小公爺由於母親的強勢,本質上是喜歡上那類柔柔弱弱,可以滿足他大男子主義的女子。 何況餘嫣然文采奕奕,雖及不上墨蘭那樣出類拔萃,但是在如蘭的襯托下,倒也十分亮眼。 上一世他喜歡上明蘭,可能因為恰好是情竇初開的年紀,把憐惜當成了喜歡。又因為平寧郡主的拆散,將這份錯覺變成了執念。還有一部分原因可能也可能是由於墨蘭和如蘭的襯托,且也沒有更好女孩供他選擇。 其實要說起來明蘭即使不藏拙,在各方面也確實是不拔尖,只是無功無過罷了。這一世在餘嫣然和胡墨蘭的襯托下,就算她不藏拙也是一般般。 畢竟只是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二的區別,且無論如何,如蘭的字可寫的比明蘭好多了。但是沒想到明蘭還是走了上輩子的路線。 但是說實話,藏拙只有在身邊的人要麼輕浮、要麼蠢笨的襯托之下才能顯出效果。要不然如果旁邊有一兩個聰明人,兩相對比便顯得可笑,何況本身明蘭就沒什麼可藏的。 所以這一世在墨蘭的聰慧機敏,如蘭的天真率直和餘嫣然的蘭心蕙質的襯托下,明蘭的小心思一覽無餘,倒是真的達成目的,泯然眾人了。 不過她沒想到的是,這輩子由於她本就是場上唯一一個庶出,大家本來就不會給她過多的關注。 且盛家在揚州時的那點破事傳的沸沸揚揚,稍微打聽一下就能知道。何況是這些世家大族,就算不重視讀書也得把自己孩子周圍的人查的明明白白的。所以明蘭小娘那點事在幾個同窗和家長之間早就不是什麼秘密。 明蘭現在做成這副樣子,好像大家有平時多關注她似的。大家只會覺得明蘭矯揉造作,自作多情。 在場讀書的學生中不乏有府中上一代妻妾之爭厲害、後院不寧的,更有甚者有人的母親就深受這樣看似柔弱實則小心思多多憋著壞的妾室所害。 所以他們有的小小年紀就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明蘭的小心思對於他們可謂是昭然若揭。於是大家也只是當個笑話,看破不說破,只在心裡感嘆庶女就是上不得檯面。 不過還是因為家庭修養與同窗情誼和她還是維持表面上的泛泛之交,這下裝久了也真不知道明蘭是真拙還是假拙了。 顧廷燁在白鹿洞書院中了舉,顧候雖說是不喜歡他,但是終究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也把他塞進了書塾。 不過這次由於男眷這邊都知道了顧廷燁與他外室不可不說的二三事,除了冷心冷肺了的盛家兄弟和與顧廷燁沾親帶故的齊衡外,胡家兄弟和梁晗倒不怎麼過多搭理他。 大家都是勳爵子弟,自有一股傲氣,倒沒必要特地給顧廷燁面子、捧他的臭腳。 況且因為大家在定盛伯爵府上課,即使盛家兄弟和齊衡願意與顧廷燁交好,也做不到像在劇中的程度,因為還要顧及主人家的態度。 尤其是在顧廷燁三番五次的請假曠課之後,他也愈發知道了胡家兄弟對他的不待見,心裡只是想著莫欺少年窮,但是面上倒也更加收斂了幾分。 要是周雪娘知道了他的想法,一定會給他補上:莫欺中年窮,莫欺老年窮。 不久,由於胡啟楠發現了棉花,並且提出了用鴨絨與鵝絨抵禦寒冷的想法,讓官家和聖人十分激動,直呼他是大宋的棟樑。 此外,官家想到這些年連得數子,其中不乏有優異的嫡子,更是對胡啟楠感到滿意,否則自己不得落得個後繼無人,過繼嗣子的後果。 於是他們便問胡啟楠有什麼想要的?胡啟楠只說自己為官家做事,是身為臣子的本分,不敢居功。但是妻子一直對幼年家中的變故耿耿於懷,想讓官家查清當年之事,如果林家的確被冤,還請林家一個公道。 官家聽後大為感動,聖人也為兩人的鶼鰈情深而落淚,於是便無有不應。在查清楚當時林家的確蒙冤後,給林噙霜賜了三品的誥命。 在林噙霜收到家中平反的訊息與三品誥命的聖旨後,當場便高興的暈了過去,從此便再也沒有人說自己是罪臣之後了。自己的父母在九泉之下也終於可以安息了! 對於這件事,除了定盛伯爵府一家子以外,最開心的莫過於是王大娘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