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一千萬展開的這張“白紙”(第1/2 頁)
此路不通,他們又從古今方劑入手,藉助網際網路搜尋引擎的優勢,短短十來天居然查到了三百多個藥方,涉及到上百種中草藥。然而,這些方劑魚龍混雜,要命的是很難查詢到記述清楚的醫案。龔國安和中醫科、面板科的大夫們徹夜研讀和探討,卻發現絕大多數藥方是治療火龍纏腰面板症狀的,而對於如何治療帶狀皰疹病毒進入體內引發神經痛的,基本上毫無頭緒!
至於那些在網際網路上標榜自己能對火龍纏腰藥到病除、兜賣民間“獨家藥方”“祖傳秘方”之類的“大師”們,他們也曾抱著一線希望積極地聯絡,甚至以患者的身份加上微訊號,花高價買回了“靈丹妙藥”,拿來進行臨床驗證和化驗分析,其收穫也是微乎其微。
科研攻關剛邁出第一步便遭遇滑鐵盧,大家十多天前滿懷著憧憬進駐研發中心時計程車氣漸漸低下。龔國安著急得很,召開緊急會議給大家打氣。 “夥計們,別那麼病殃殃地垂頭喪氣!都給我打起一萬分的精神來,雄赳赳氣昂昂繼續幹下去。”
“龔院長,不是說洩氣話。咱們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地級市的綜合醫院,哪能跟屠呦呦在國家級的中醫藥研究院相比。從她那團隊裡隨著拉出一個助手來,與我們相比都是泰山壓頂哇!”藥劑科的一個小青年拉著苦瓜臉洩氣地說: “咱們的確沒有那個金剛鑽吶。”
“嗯吶,小金說的是。”這個小青年剛從省裡的中醫藥大學畢業兩年,放在中醫科啥也不是,但是他的話卻引起了共鳴,在座的各科人員七嘴八舌地附和說道,讓會議室裡陡添幾分壓抑的氣氛。
龔國安又何嘗不明白:在西醫西藥橫行無忌的當今時代,醫院的中醫科力量十分薄弱,六七個人擠在斗室裡,整個中醫科連專屬的病房也沒有一間,除了門診輪流坐堂之外,簡直像古代走街串巷的鈴醫郎中,以會診的名義穿梭於各個科室的病區,也就是為患者開些無關痛癢的小藥,業務上毫無精進,所以連五十出頭的科主任也只是副主任醫師的技術職稱,而且這還不是因為獲得什麼重大科研成果搏來的,純粹是靠“從醫年頭”熬到手的。那面板科主任也是掛著副主任醫師的頭銜,大概多少年來連市醫學會辦的內部交流的雜誌上都見不到哪怕是豆腐乾大小的論文。至於醫院科研科嘛,三個青年男女,學歷最高的是藥學碩士,還是西醫的。這一班子人馬,搞科研別說是兵強馬壯,連衝鋒陷陣的急先鋒也扒拉不出來啊。
在接受任務之初,龔國安面對中外無人攻克的這個科研課題信心十足。他十分相信毛澤東曾經說過的一段話: “一張白紙沒有負擔,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畫圖”。當初他覺得,除了屠呦呦獲得成功之外,在中草藥精煉提純領域,簡直就是醫藥學科研中的“一張白紙”,只要有科研資金,必能讓他揮灑自如指點江山。然而,理想雖然豐滿,現實卻未免太骨感了,折騰了小半個月,時下他們連個主攻的突破口都沒有發現,這讓他何苦奈何。人才匱乏,精英難覓,誰來“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又誰來“畫最新最美的畫圖”?沒有好寫手和好畫家,他抓瞎了!瞅著熙熙攘攘聒噪不休的這些部下,不由地一陣煩惱湧上心頭。他有點兒像鬥敗的公雞,可是面對這些部下,他又不得不強打精神安撫軍心。
龔國安心裡清楚,用一千萬展開的這張“白紙”,是禹若冰拿給他和醫院的,其中不乏私交和機緣。眼瞅著專案進退維谷,他也不是未雨綢繆,曾一度想過,自家的科研力量薄弱,能不能借力打力,藉助醫學會把全市各家醫院的精英匯聚起來合力攻關?這個念頭剛冒出來,立馬遭到童院長和姚欣副院長的激烈反對:“早知如此,何不當初就讓禹先生和市醫學會簽約?” “且不說這到手的鴨子飛了,且不說人財兩空,醫院和你的面子還要不要?”
一句話,這一千萬絕不能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