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第3/4 頁)
恭恭敬敬地送到了專家評審團的桌面上。陳老師上手把玩了一會兒,側頭看了眼柳老師,後者也接過來拿了拿,道:&ldo;很抱歉,&l;一善堂&r;款為清代嘉慶、道光、光緒年間的民窯瓷器堂名款,分別見於青花鳳紋碗、藍地粉彩牡丹紋盤、碗等器物上,並不是你所說的乾隆時期,不過,乾隆時期有一款和此物極為相似的東西,名&l;一喜堂&r;,從你這件東西的外形色彩上看,我們以為這並不是琺瑯彩,而屬粉彩製品,只不過畫工比較精細罷了。&rdo;
安老師接話道:&ldo;而且東西不老,最早不會超過民國,價值也就在幾百元左右。&rdo;
失望地道了謝,男孩拿著酒杯下了去。
橘子笑道:&ldo;呵呵,還是子安、朱磊、大賈的眼力好啊,妍妍,小賈,你倆可錯了一次嘍。&rdo;
蔣妍鬱悶地拍了下大腿,&ldo;我靠,那傢伙介紹時吹得天花亂墜的,我還以為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呢,沒想到是假的!&rdo;
朱磊回頭諷刺道:&ldo;真也好,假也好,你起碼敢發表言論,不像某些人,怕說錯,乾脆連猜都不敢猜了。&rdo;
我沒搭理他,注意力全部放在臺上。
&ldo;好,請下一件藏品。&rdo;
走上臺的是位五十歲不到的中年人,他手抱一個長方形扁盒子,面上是描金的竹林圖案,看不出是何物。聽主持人讓他做自我介紹和簡單描述藏品的來歷,他便道:&ldo;我姓錢,東西是從我一個好朋友手裡收來的。&rdo;他將木盒子擺在展架上,慢慢掀起蓋子,露出一個好像是硯臺的東西,它鑲嵌在木盒裡,似乎把盒子扣過來也不會掉下,旁邊,還有一塊白色的東西,圓形,不知作何用處,&ldo;……朋友說,這是個硯盒,裡面有硯臺,也可以裝筆裝紙,包漿也不錯,肯定是老東西,所以,拿來勞煩各位專家鑑別一下。&rdo;
&ldo;你是多少錢收來的?&rdo;
錢先生道:&ldo;八萬。&rdo;
這邊,沈子安問了身旁的朱磊一句:&ldo;你不是要收文房四寶嗎?&rdo;
朱磊啞然失笑:&ldo;嚴格的講,這東西也不屬於文房四寶吧,硯盒?你見過有這麼大的硯盒嗎?還是木製的?還是這種離奇的造型?反正我沒見過,誰愛買誰買。&rdo;沒等大家說什麼,朱磊便賣弄道:&ldo;不用看了,這就是一現代工藝品,連仿的都算不上。&rdo;
沈子安也點頭道:&ldo;我也覺得是,沒見明清時期有這種硯盒啊?&rdo;
蔣妍咯咯一笑:&ldo;你倆沒見過的東西就全是假的了?不見得吧,我倒認為是真的,不然造假者費勁巴拉地弄出這麼個造型是圖什麼?&rdo;
大賈小賈顯然不同意蔣妍的觀點,&ldo;現在的造假者比以前機靈多了,就為了迎合你這種獵奇的心態,才弄出各種亂七八糟的離奇造型,嗯,反正我倆也看是假的,鏡子,你說呢?&rdo;
蔣妍一撇嘴,好像生了我的氣:&ldo;不用問他了,肯定又是一句不知道!&rdo;
我訕訕一笑,沒言語。
然後,錢先生滿臉期待地把硯盒抱到了專家面前。柳老師看了看,把東西遞給了安老師,安老師皺著摸摸盒子表皮,又把硯盒遞給趙老師,幾人竊竊私語地商量了一陣後,最後是陳老師說的話,&ldo;您說這硯盒肯定是老東西?我估計您是從包漿上看的,但咱們先拋開這點不談,說一說這盒子的造型,據記載,像您這件東西,明清時期還尚未發現過,無論是做工、木製、結構、造型,還是硯盒表面的繪畫,都不對,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