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喜上眉梢(第1/4 頁)
一九五零年冬,蘇北小鎮高樓鎮在晨曦中醒來。
這年的冬天特別的冷,連著下了幾天鵝毛 大雪,一片銀裝素裹。凜冽的寒風呼嘯著掠過樹梢,掛在屋簷下的錐形的長長短短的冰溜子,在陽光照耀下閃著寒光。
高樓鎮是個百年古鎮,坐落在淮海公路的北面,緊鄰徐州,交通甚為方便。
高樓鎮有兩條大街:南北走向的中大街和東西走向的菜市口大街。
中大街是小鎮上最長的一條街,青 石板鋪成的路面歷經百年的歲月磨礪,宛若青玉般光滑細膩,在日月的輝映下發著幽光。
臨街的商鋪錯落有致,一律青磚黛瓦、黑漆門板。雖略顯有些破舊,但它映印出了古老的韻味。臨街鋪面的雨簷伸出去很多,下雨天在中大街上行走不用打傘照樣可以逛街。
“同泰雜貨店”的仝掌櫃一家就生活在這個古鎮上。
仝掌櫃是位瘦高的文弱的中年男子,四季身穿長袍大褂,濃眉下 那細眯的眼睛閃射出深邃的目光,說起話來輕聲細語,給人一種好親切的感覺。
仝掌櫃在解放前就經營著這家“同泰雜貨店”,他做起買賣來童叟無欺,買賣公平,時常還會接濟一些揭不開鍋的人鄉親,很受大家的敬重。
仝掌櫃的“同泰雜貨店”,在解放前那戰火紛飛的年代,無論仝掌櫃如何辛苦奔波勞碌,也只能勉強維持著一家人的生計。所以一直以來,仝掌櫃雖說做了幾十年買賣,但在高樓鎮上並無房產。
仝掌櫃和老伴膝下有四男三女,老大民康憨厚老實,老二民生體弱多病,老大老二成家後生活在高樓鎮以西約八里的小仝莊,那裡有仝掌櫃的一處祖宅。兩個兒媳婦是解放前為躲避戰亂而送上門的童養媳。
老三民建自小聰慧過人,雖沒有進過學堂,但跟在爹的後面學到了許多的本領,;他不但能書寫往來賬目,還能雙手打算盤呢。民建娶妻後住在離高樓鎮十餘里地的劉圩子,每天老三都會早早地步行來到雜貨店,給爹泡好一壺茶,把店裡店外打掃的一塵不染的等著爹。
仝掌櫃和老伴還有三個女兒,還有小兒子民福,長年居住在高樓鎮西后街租來的三間陋室裡。
屋雖簡陋,但屋裡收拾打理的整潔乾淨。
堂屋條桌上方懸掛著寫有“厚德載物”的一幅字畫,那是仝掌櫃南下采貨時一位好友送的。條桌上還請了一尊佛像,佛像兩側擺放一對白底藍花的瓷瓶,仝邱氏每逢初一、十五必上香虔誠的供著。條桌兩側各有一把太師椅,屋子中間擺放一張四平八穩的八仙桌,八張比太師椅稍小的椅子分列在八仙桌子四方。
堂屋兩側的牆是用大秫秸子扎的,上面糊上黃泥,分隔出東屋和西屋。東屋是仝掌櫃和老伴的居室,西屋是三個閨女的居室,小兒子 仝民福星期天從縣中學回來時,就在爹孃的屋裡支個轅床臨時睡一天。 一九三五年出生的仝民福是家裡最有學問的人,兄妹中只有他進了學堂。他五零年考入了平寧縣中學,仝掌櫃高興地說:只要你書讀的好,讀到哪裡爹都供你讀。
屋外東山牆用秫秸子搭了一小間鍋屋,煙熏火燎的黑乎乎的。
仝掌櫃曾省吃儉用積攢下一點積蓄,在祖居地小仝耶置辦過十幾畝土地。但在經歷一次劫難後,為了生活又全都變賣了。
說起那次劫難,可真有些驚心動魄。
那是一九四七年隆冬,仝掌櫃為趕在春節前能從南面進些緊俏的貨品, 他帶上所有積蓄在冬月裡乘船南下,趕購了一船年貨。在返回途中經運河高郵段時不幸遇見土匪,綁匪把刀子架在船家脖子上令其調轉船頭,隨後將 仝掌櫃拋下船便揚長而去。仝掌櫃一人現在運河岸邊,叫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他兩手空空穿著棉袍大褂沿運河一路乞討 ,風餐露宿好不容易回到蘇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