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封印與沉淪(第1/2 頁)
“我已經徹底明白這是怎麼回事了!”
在五感遮斷之後的心像風景當中,乙羽心無旁騖地思索、感悟了良久,終於明白自己在忍界總是無法動用全力的狀態是怎麼回事了:
“根本的原因就在於螺旋力這個玩意兒原本就是一個半成品,而天元突破宇宙,在所有的平行宇宙當中,也是非常特殊的存在,那是一個‘強人擇世界’(人擇理論即一種接近迴圈論證的方法論,簡單來說就是,宇宙之所以是現在這個樣子,是因為我們觀測到他是這個樣子,如果不是這樣,就說明引數出了問題,這個宇宙中無法誕生生命,或者無法誕生出高等智慧生物,正因為有我們的觀測,所以智慧生物出現的宇宙狀態是微觀量子理論宏觀化的唯一解--其他解都不足以使宏觀物質世界足夠穩定,以支援生命或者說高等智慧生命的存在)!”
“另外,無論是在我們的世界也好,還是在火影世界也好,生物進化的根本都基於‘自然選擇’這個概念,即生物並不是在主動追求進化,而是環境壓力在逼迫生物作出選擇,在生物展現了‘可能性’之後,大自然,或者說環境壓力,會迫使其中不夠優秀,不夠適應當前環境的突變徹底消失,足夠優秀並且適應環境的突變則會被保留。”
乙羽有些後怕的喃喃自語道:
“而天元突破世界則完全不同,在他們的宇宙中,生物是在主動追求進化的!並且智慧生物的‘意志’本身就能產生強大的力量,能影響整個宇宙,所以才誕生了螺旋力這種完全不講道理的東西。”
“我所知唯一類似螺旋力的,是聖鬥士中關於小宇宙的設定。”
乙羽平靜地思索著:
“同樣是在到達極致之後會演變成星系乃至宇宙的存在,螺旋力無法控制,過剩的螺旋力‘星系’會互相吞噬,最終導致‘螺旋神怒’,聖鬥士卻能夠依靠感悟第七感、第八感來實現完美製御。”
“這背後所隱藏的資訊固然是螺旋力不受控的問題,但小宇宙的力量絲毫不下於螺旋力,卻能夠被人類的第七感、第八感控制。”
乙羽順著這個思路繼續摸索下去:
“那麼有沒有一種可能,當我領悟第七感和第八感之後,我也能夠統御正、反螺旋力,形成聖鬥士小宇宙那樣不受宇宙人擇度強弱影響的修煉法門呢?”
乙羽越想越覺得有搞頭,也越想越興奮,完全沒有留意到‘魔念’已經開始接管意識之外他的身體。
……
‘魔念’正在現實世界中大肆破壞與戰鬥的同時,乙羽的表層意識卻正在自己的心像風景中,回憶著這個月初自己和玄德大師的對話;
“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一切種子,又攝藏我慢相故,又能緣身為境界故。”
玄德大師抬眸瞪了他一眼,平靜地為其講道:“我佛門所說八識,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和阿賴耶識。”
“人一生之中,隨生隨滅,對所有變化的有意識感知,皆屬於末那識之溝通。”
乙羽似乎懂了,末那識就像一箇中繼器,將眼耳鼻舌身的感知傳遞到意識,意識會篩選出一些資訊,末那識再將其輸送到第八識,阿賴耶識嗎?
玄德大師搖搖頭說:
“是,也不是,阿賴耶識的本意,即為藏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又分自相、因相、果相三位。”
“所謂一念成魔,一念成佛,末那識根據阿賴耶識所產生的潛意識,有時候人會不假思索地做出反應或行為舉止,看似沒有經過思考,一切皆來自內心深處,一切都順理成章,實則是末那識從阿賴耶識中悟出的結果。”
玄德大師目光深邃地看著乙羽:
“而阿賴耶識,並不會隨著肉體消逝而消逝,而是跟隨著你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