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第1/2 頁)
服從個人的標準是無條件的,只要有人事關係或者經得起恩威並用的磨折,不管他對革命有
無貢獻和能否貢獻,就都可以提升的。風行草偃,個人前途的重要性就漸漸超過一切了。
50/185
----------------------- pa 202-----------------------
《我的回憶》第二冊
蔣氏在準備北伐中,開始就與共產主義者發生了矛盾。重返廣州任軍事顧問的加侖將軍,
主張北伐有較長的準備時間。他根據敵我軍事力量的對比,認為立即北伐,打到武漢或可操
勝算;但要一氣打到北京,似乎力有未逮。因此應有一準備時間,從各方面來充實自己的力
量,在戰略上是合算的。加侖將軍的客觀分析任何人也無法加以反駁。但蔣氏所注重的是北
伐時機不可失,堅持從速揮師北上。
鮑羅庭對於蔣氏在此階段中的所作所為,也有許多不滿。他那時已不再是甚麼&ldo;導師&rdo;,
而只是&ldo;顧問&rdo;了。他比較清閒,也有點苦悶。他曾向我說到,他除同意加侖的軍事見解外,
認為在政略上蔣氏也多欠考慮。他主張北伐應循粵漢京漢線北進,將當時被困潼關以內馮玉
祥的力量接應出來,掩有西北和西南廣大的領土,以便再與沿海一帶帝國主義的勢力相周旋。
他不贊成蔣氏向長江下游東南各省發展的想法,認為會過早的與帝國主義發生直接衝突。鮑
羅庭的這種觀念,是他後來在武漢時期所提出的&ldo;西北主義&rdo;的張本。這似是利用了土耳其
革命改都安格拉的經驗,也含有為蘇俄利益著想的成份。
北伐應循粵漢京漢線北進,抑或向沿海東南各省同時發展,是鮑羅庭與蔣氏間的主要衝
突。當時蔣氏似已秘密委託他在廣州和上海的朋友們,設法與英、日等列強接觸,鮑羅庭對
此已微有所聞,但蔣氏諱莫如深。蔣氏不重視鮑羅庭所謂避免過早與帝國主義直接衝突的意
見,似也露出了他的外交政策將有轉向的跡象。這在鮑羅庭看來,如果修改了或取銷了反對
帝國主義的政策,那簡直就不是國民革命了。中共在廣州的同志,認為北伐不僅是軍事行動,
還應該是革命政綱的實現。他們認為鞏固廣東根據地和實行北伐應同時並重;僅株守廣東,
固非所宜;但因北伐而損及廣東的鞏固,也屬不智。中共這些見解,國民黨部分左派人士也
有同感。
一般說來,廣州的中共同志對北伐是積極支援的。五月初,中共黨員葉挺所統率的第四
軍獨立團出發入湘的時候,我曾極力予以鼓勵。葉挺原系粵軍系統的中級軍官,是當時中共
黨員唯一握有軍隊者,而其中共黨籍又未為人所覺察。在三月二十日以後,中共曾秘密調了
四十多名軍人黨員,去充任該團的中下級幹部,因該獨立團是中共可幕後控制的;也是後來
中共軍事的資本。我曾召集該團的中共黨員舉行會議,鼓舞他們英勇作戰;籌了一筆可觀的
經費,為他們作補充彈藥刺刀等軍需之用;我還指示他們如何與各地中共黨的組織聯絡,俾
能幫助他們解決沿途兵源缺乏以及補給等問題。
六月間,廣州的中共同志都在為爭取北伐勝利而積極配合。由於他們一向領導工農民眾
團體,又握有軍中政治工作的實權;因而他們的活動就偏於軍民聯歡、動員民眾以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