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李白:做官不止要會作詩(第2/2 頁)
時間。”
李隆基看著蘇軾手裡厚厚的一疊紙,有一剎那覺得有些頭暈目眩。
縱然是方才殿前對答的學子,也多數是口述由天幕記載,只粗粗提出了些框架。
可蘇軾手中這一疊,顯然絕不只是什麼框架,而是切切實實的可以落實的制度政策啊!!
這恐怕是當真全然量身定製,所費苦心,甚之遠矣!!
仁宗見這一幕,頗有些慨嘆。
“子瞻在‘制策’一科,可是我朝絕無僅有的三等啊。”
【宋初以來,制策入三等,唯吳育與軾而已。】
而蘇軾之制策,更甚前者遠矣。
場中很靜,漫天帝王都多少聽見了仁宗的那句話,一時間,看向李隆基的視線更是添了一抹微妙的嫉羨。
切,誰看不出來蘇軾是為了他偶像李白!!
蘇軾這廂侃侃而談,李隆基一邊激動的翻閱策論,一邊兒認真的聽。
宋仁宗慈祥的摸著鬍鬚,滿臉寫著驕傲。
“……大唐疆域遼闊,不比我宋朝地小,故而存在管理不便的問題……”
宋仁宗笑容戛然而止。
宋朝的皇帝們臉色都扭曲了一瞬。
“唐太宗時曾依山川將全國劃為十道,到玄宗時又劃為十五道。
各地風俗不同,依天險山河劃地而治亦可降低流寇四竄的問題,各朝都知道這一點。
不過臣以為,二位陛下在地域分割時都欠些考量……”
李隆基連忙拱手,“還請先生指教。”
蘇軾搖頭,“指教談不上,只不過站在後世角度來看稍佔些事後諸葛的便宜罷了,不過我朝未曾有過大漠和草原之地,在這些地方的劃分上也許欠妥……”
那邊相談甚歡君臣相宜,這邊宋仁宗笑容僵硬,一邊兒努力試圖給蘇軾使眼色。
太祖爺深吸了一口氣,再次沒忍住豎起鐵拳,臉色扭曲的邦邦朝著趙匡義給了兩下!!
往後數好幾個‘爭氣子孫’都跟著抖了抖嬌軀。
蘇軾:“我朝地狹,黃河以北是沒有的……”
趙匡胤臉色猙獰,邦邦邦三拳下去!
蘇軾:“西邊的盆地天險……”
趙匡胤鼻翼翁張,邦邦邦邦四拳下去!
蘇軾:“河北……”
趙匡胤怒髮衝冠,揪住鼻青臉腫的趙匡義邦邦邦邦邦的往龍椅上砸!!
仁宗:…………
:()歷史盤點:給始皇帝劇透二世而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