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秦昭襄王執政時期,丞相範睢提出了著名的遠交近攻之策,這是秦國為適應進一步吞併天下所採取的一種軍事策略。即使在這一時期,秦國也並沒有達到一種最終的強勢地位,仍然有被各國聯合起來絞殺之可能。因此遠交近攻之策的提出其實也是有條件的,即能夠始終保持住這一勝利成果。在當時均勢力敵的情況下,隨著一國之驟然強盛又驟然衰落,一夕之間幾十年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勝利成果傾刻間便有可能化為烏有。秦國相對有利的地理條件為秦國鞏固其軍事勝利奠定了堅實的條件。
二、相對強大的諸侯國
相對強大的諸侯國地位是秦國能統一天下的物質基礎。在春秋戰國時期,廣大的第三世界欠發達國家只能被一步步吞併被蠶食;中等發達國家則輪為附庸國的地位,這種附庸國的地位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一種長期存在的歷史事實。為什麼中等發達國家雖然被淪為附庸國卻能長期存在呢?我個人認為在春秋時期和戰國早期,處於金字塔頂端的各第一世界國家都只能說是處於一種均勢力敵的態勢,誰都沒有強大到一口吞下誰的地步。各霸權國家能興旺發達一時,但也有十分狼狽到幾乎被淘汰出局的時候。這種爭霸活動可以是頻繁地在其附庸國之間展開,以免事態一發而不可收拾。在其達到高潮時也會針尖對麥芒,硬碰硬地相互之間大動起干戈,因為其已達到了一定程度的優勢地位。但是這種優勢地位卻又並不總能持久,因為具有決定意義的力量還遠未誕生。
見諸於史志記載的最早對春秋戰國的發展趨勢作出預測的便是鄭國的太史伯,他在對鄭桓公友的問話中準確地預言了周王室衰弱後將會形成齊、秦、楚、晉四國為大的歷史格局。事實上在春秋時期,這四國的政治經濟活動基本上決定了歷史的走向和發展衍變趨勢。戰國時期,在晉國裂變而為趙、魏、韓之後,所謂的戰國七雄的政治經濟及軍事活動也基本上決定了歷史的脈絡。
應該說太史伯的預言是相當準確的,他所預言的齊、秦、楚、晉四國都有併吞天下之可能。單就政治實力和勢力範圍而言,早期的東周王朝也算一家之大,不過東周王朝並無可能再重新崛起而一統天下,因為東周王朝作為落後的奴隸制宗主國的繼承者,始終抱持著一種落後的奴隸制正統思維模式,對內實行的是落後的殘酷的奴隸制統治,抱殘守缺,不思變革;對外過分強調其宗主國地位,採取的是一種不計策略的簡單而粗糙的外交方式,幾經挫折便被早早排除在了爭霸活動之外。夏朝之少康中興其所以能在國家淪喪多年之後還能取得和恢復對國家政權的有效統治,那是因為他恢復的仍舊是一種比較鬆散的奴隸制統治。在春秋戰國時期,能一統天下者則只能採取一種新型的統治模式:封建主義的統治。事易時移,因此,東周政權是不可能複製夏之少康中興的。齊國是老牌的奴隸制國家,為周王朝的有功之臣姜子牙所立。齊東臨大海,有豐富的海鹽資源和海產資源而無少數民族入侵之虞,國家實力十分雄厚。但是也正因此使得齊國人不思進取,安享其成而死於安樂。戰國後期,齊國一直偏安於一隅,坐視其他國家之生死、秦國之獨大而不管不顧,最終也為秦國所吞併。楚國則因為處在周王朝的南方,在春秋及戰國早期因為南方各族開發相對較晚,沒有外敵之虞,是以也象齊國一樣安樂而死。晉國處中原腹地,實力在當時四國中相對強大。由晉國一分為三的趙、魏、韓都並列戰國七雄,可見其實力之盛。但晉國是不可能統一天下的,原因正在於它的過分強大。晉是一個強大的奴隸制國家,階級鬥爭形勢相當尖銳,比這種如火如荼的階級鬥爭形勢更趨尖銳的是奴隸主階級內部的矛盾。奴隸制更適應於一種相對鬆散的控制,越是強大,則這種矛盾會越趨尖銳,則晉國之分裂其實是不可避免的。對實力的盲目追求往往會適得其反。
從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