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1/2 頁)
與其它梁王的墓葬不同,漢梁孝王墓前有龐大的寢園建築。這些建築是為祭祀墓主而建的,有專人管理。按照當時的規矩,只有帝王的陵墓才有資格建寢園。梁孝王墓之所以建有寢園,當然是因為一直忘不了他的帝王夢。
西漢自景帝開始,帝陵後陵都築有陵園。一般來說,陵園都是宮城的縮影。漢代早期的寢園就在陵園內,位於陵墓的附近,屬於陵墓的主要禮制建築,又稱為陵寢。寢園主要用於祭祀。
一般的王陵都是劈山後用巨石修砌,但梁孝王墓不是這樣。梁孝王墓&ldo;斬山作廓,穿石為藏&rdo;,工程之浩大、結構之獨特、佈局之對稱,都是罕見的。
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霜,現在我們來看梁孝王墓,仍然能看出當年的恢宏氣派。梁孝王的寢園基址儲存基本完好,南北長100米,東西寬50米,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主要建築基址有前庭、照壁牆、主殿、配房、天井、寢殿、庖廚等組成。在此建築基址的外圍是一週單面出簷的走廊,再外邊是一圈寢園圍牆。
寢園基址均為青石砌成,主殿前後還保留有青石臺階。整個基址範圍內遍佈著繩紋板瓦、簡瓦的殘片和一些捲雲紋瓦當。基中部分筒瓦的脊上模印有&ldo;孝園&rdo;二字,說明這是專為梁孝王寢園建設而燒制的。
總而言之,梁孝王墓是開鑿得比較早的大型石崖墓,它由墓道、甬道、門道、主室、便房、迴廊等組成,是按照漢代皇帝的墓葬規格來建造的。梁孝王墓以主室為中心,以墓道、甬道為中軸線,把我國傳統的地上建築佈局用於地下。這表明當時的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幾種先進的生產技術:一是積累了豐富的開山採石經驗;二是排水設施非常合理,說明當時對山體的走向、山水的流向有了足夠的認識;三是墓室南北對稱,每個墓室四壁垂直、室角為直角,說明工匠們已經有較先進的測繪技術和測量工具。
就我國目前發掘的古墓當中,屬於王侯級別的寢園建築還是十分少見的。梁孝王墓寢園建築基址的發現,對研究古代王宮建築佈局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
曹操派兵首盜梁王墓葬
在三國爭霸初期,曹操的勢力範圍仍然很小。有些時候,打下的城池往往還沒來得及休整,就已經換了新的主人。地盤&ldo;朝秦暮楚&rdo;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誰都不知道自己能在佔領的地盤上盤踞多久。於是,打下的城池經常被洗劫一空。在這種情況下,軍隊很難實現休養生息的目的。
軍閥混戰使曹操的大軍無法長時間休整,也使流離失所的農民看到春種卻等不到秋收。這好比剛剛做好的一鍋飯,轉眼間卻變成了別人的盤中餐。於是,在短時間內籌到軍餉成了諸侯們四處殺伐攻戰的先決條件。
------------
軍隊的&ldo;副業&rdo;:曹操盜掘漢梁孝王墓(2)
------------
為瞭解決自己的糧餉問題,曹操把目光放在了盜墓這個古老的行當上。眾所周知,西漢中期,經歷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之後,社會生產力得到充分發揮,經濟的繁榮使得當時厚葬成風。這也就為曹操偷墳掘墓,盜取金銀財寶以充軍餉提供了條件。&ldo;發丘中郎將&rdo;和&ldo;摸金校尉&rdo;這類專司盜墓的官職在曹操的軍隊裡便應運而生。
按常理來說,這不是一個光彩的行當,但所謂&ldo;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rdo;胸懷天下的曹孟德,只要軍隊能吃上飯、打勝仗,哪裡還在乎背上罵名。
魯迅曾經說,&ldo;曹操設了&l;摸金校尉&r;之類的職員,專門盜墓&rdo;。更為確切的記錄是,當時袁紹手下的名士、列為&ldo;建安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