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2/2 頁)
如果可以增殖,那麼消失自然也是同樣可以的。這是託梅女士的天才所在,也是人類的可笑之處。
決定要分解自我的人,取劍在手,首先把自己的脖子砍斷,這是愚蠢的做法。按道理說,這種時候應該先從指甲、頭髮之類與分解作業無關的部位開始切除,才是道理所在。託梅女士所揭示的是,在那樣的消失過程中,不存在所謂的界限。研究認為,想要消失的人,可以隨心所欲消失到任何程度。
這一結果發表之後,自我消失自動機的原型i,獲得了相當高的評價。如果諮詢專家,很可能會得到回答說,時至今日也很難獲得那樣的理論。但是有什麼東西妨礙了從那裡展開的繼續聯想,缺乏將之當作話題的發展性。能夠消失的東西終於消失,在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原型i雖然獲得了一定的評價,但也因此並沒有引發多大的影響。儘管如此,竟然還有人能夠控制試圖散逸開來的思考,展示一個見解,可以說學者真是奇妙的生物。要克服那樣的艱辛,恐怕就是論文的審查工作吧。
能消失的自動機。很好。可是話說回來,如果那真的徹底消失了,到底為什麼現在還能像這樣去思考它呢?
這也可以說是強詞奪理的意見。所謂論文的審查角色,乃是為了強行找到毛病的存在,職責就是不管怎樣都要說點什麼。
對於這一責難,託梅女士會做出怎樣的回答,很容易想像。原型後面跟的i,就表示這一理論還將有進一步的進展。可以想見,託梅女士的自我消失自動機的理論,從一開始就是設想為系列論文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