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面聖(第1/2 頁)
“翌日,皇宮辰德殿內,趙佶手持毛筆,在書桌前寫下“水調歌頭”。
用筆暢快淋漓,鋒芒畢露,富有傲骨之氣,如同斷金割玉一般,別有一種韻味。
他之所以召見朱寧,也是李師師提及,說他以獨特的唱腔,演繹這首《水調歌頭》。
他聽李師師唱了,所以才對這朱寧有幾分好奇!
“臣見過官家,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寧被內侍帶入殿中,趙佶似乎還沉浸在書法中,沒有看他,只得抱拳行了一個武將之禮!
大殿落針可聞,只有筆走龍蛇的沙沙聲!朱寧沒有得到回應,始終保持行禮姿勢,只是背脊挺的筆直!
宋徽宗趙佶是位藝術家皇帝,等到寫完收筆,看見不發一言的朱寧,沉穩內斂,讚賞的點了點頭!
“平身吧!”聲音如沐春風!
朱寧謝恩後,站直了身子,低垂著頭!
趙佶放下手中的毛筆,輕輕地摩挲著,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殿內的氣氛一時間有些微妙。
“聽聞你對《水調歌頭》有獨到的見解,今日特召你來,想聽聽你對這首詞的看法。”趙佶率先打破了沉默,語氣平淡,卻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威嚴。
朱寧心下一凜,他知道,因為是藝術皇帝,所以這是在試探他的才情。
他沉吟片刻,然後開口道:“臣以為,《水調歌頭》所表達的是對人生短暫和無常的感慨。詞中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正是作者對生命無常的感嘆。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則是蘇相公對人生的期盼和祝願。”
他的聲音渾厚有力,每一個字都充滿了情感。趙佶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賞的光芒,他微微點頭,表示認同。
朱寧見皇帝如此,心中鬆了一口氣。
他知道,自己的回答應該符合皇帝的期待。
“李師師說你是她表弟,我一直以為她舉賢不避親,不曾想她多次推崇於你!竟然是真心舉薦賢能!”趙佶笑著說道:“這首詞是我心頭之好,你能夠理解得如此透徹,實屬難得。”
做戲做全套,反正李師師父母早年就雙亡,朱寧與她自然是親戚關係!
這些事情,朱寧早就把戶籍打點好了!
朱寧謙遜地低頭道:“陛下過譽了。臣只是有感而發,並未深思熟慮。”
“朕且問你,對於朱家的處理上,你有什麼想法?”
朱寧進宮之前就在推敲這個問題,因為他身份擺在這裡,肯定會被詢問!
畢竟這個問題不是取決於他的看法,而是看他的心性!
是求情,顯得不分是非?還是嚴懲弄的自己狠辣無情?
他身份擺在這裡,不好取決!
於是朱寧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沉吟片刻!
趙佶也不催促,饒有興致的看著他!
朱寧想到牢房中的朱彪對他說的話,他朱寧身體裡流淌著朱家人的血脈!這是不爭的事實!
既得因,承其果!
朱寧也沒有想過要趕盡殺絕!
因為很多人確實無辜!
朱寧斟酌用詞,開口說道:“官家,一人做事一人當,我叔父欺君罔上,自然要受律法制裁,可是朱家眾人何其無辜也。”
朱寧直接表現出一副直言相告的態度來,很符合他這個年齡段的血氣方剛!
趙佶威嚴的說道:“你的心思太過單純可笑,倘若只處決他一人,以後朕要找人辦事,上行下效,陽奉陰違的事情,豈不是人人效仿比比皆是?念你擔憂家人,下不為例!”
朱寧立刻裝出一副惶恐模樣:
“微臣受教了,只是懇請官家給我們朱家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