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4/4 頁)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這種說法,在尹家歷來的老傳統裡也是有的,不過,尹家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尹爸尹媽就要開始坐蒸饅頭的準備,而且要多蒸幾籠屜,那就要多發一些面,還不能同一時間發麵。手工饅頭就是這一點,要掐著時間要蒸饅頭,蒸的過早,時間不到,饅頭沒漲起來,它就不宣,影響口感,時間過了,整出來的饅頭不好看還發酸更加不好吃,是以,蒸饅頭也是一個細級活!
為什麼要多發麵?他們家的老習俗,為了好的兆頭,在大年初五之前,是不能蒸饅頭,也不能做麵條,更不能做糊糊等等東西的,一旦做了,那就意味著糊塗,在未來的一年裡做事都要糊塗,是以,一般人就算不迷信也不會在新的一年的開始犯這種忌諱,而那有著老封建迷信愛好的人,更是死死的遵守著,一點兒忌諱都不能犯,正月裡的忌諱可是多著呢!
第二百七十五章 幸福過大年
過了臘月二十八,轉眼就進入了臘月二十九,臘月二十九鐮饅頭。“臘月二十八,把面發”,這發了的面,自然也就要用來蒸饅頭啦,因此民謠中自然也就有了“臘月二十九,蒸饅頭”的說法。這個蒸饅頭在過去來說不是隨隨便便的做,而是要精心準備,認真用心,因為做出來的饅頭是有些地方是要跟相親鄰居交換的,就是不和鄰居交換,也得細心,因為這些饅頭都將是他們大年初五以前的口糧,不到過了破五,蒸饅頭視為忌諱。因為由於春節期間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而蒸與爭諧音、炒與吵諧音、炸與炸(四聲)諧音、烙與落諧音,均屬不吉利,所以老習俗的規定在年前都要蒸出夠全家吃上一個星期左右的饅頭,這叫隔年吃,這已成了人們的習慣。因此,一定要做的又好看又好吃,這才有面子,也才吉利,非常的有講究。當然,有的地方可能是做不同的點心,不過,在尹家的老習俗裡,二十九是要蒸饅頭的。
年菜中的蒸食除了饅頭外,還有另外一些麵食。金世宗後裔完顏佐賢在《康熙遺俗軼事飾物考》中列出的滿族年菜中的蒸食就有:蒸饅頭、蒸喜、蒸花捲、蒸棗泥方圃、蒸豆沙圓包、蒸子孫饅頭、蒸如意卷等等。春節時候的饅頭,上面都要用胭脂點上紅點,以示吉慶。現在由於沒有那麼多的禁忌,春節期間想要吃饅頭,隨時可以買到。
人們祈盼在新的一年裡家庭和和美美,順順利利,於是就刻意將那些聽起來諧音不和諧的事給一一避開。雖說這發麵蒸饅頭的事有點麻煩,但是還有不少人仍然願意堅守這老輩傳下來的年文化。尹家、鄭家等一干親戚就是這樣的人家,他們願意遵循著這樣的老習俗,他們習以為常了,也總這樣認為·這樣過年才有年味,才算是過年!
當然,這樣的過年也有特殊的時候,有些年份,在臘月二十九這一天就是除夕,那一年就是沒有大年三十的·這樣一來,這樣的年份,人們不只要在臘月二十九這一天蒸饅頭,還要在這一天準備豐富的年夜飯,年夜飯是最重要的,不可被忽略,是以,在這樣的年份,也有人趁空在二十七二十八就開始蒸饅頭了·這些都是視情況而定,不一定費要遵循死理!而今年恰恰是個有大年三十的年份,是以,尹爸尹媽可以慢工出細活般的悠悠閒閒的準備著,住在城裡·大超市提供方便,有好多年貨他們都是用買的,只不過,一些有紀念意義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