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2/5 頁)
遠比不上東漢。
哪怕到了日後曹魏開國,曹魏的中軍待遇,都沒東漢北軍待遇好,更別提和西漢時期比了。
劉備在徐州最開始也是同樣的策略,給自己最為精銳的親領部曲,士卒的月俸高達兩百五十錢,至於其他主力部曲,就只有兩百錢到兩百二十錢。
至於郡國兵和曹豹、許耽部的丹陽兵,那就對不起了,一文錢都沒有,只給飯吃。
現在劉封直接發放了人均三百錢的賞賜,等於是加發了精銳士卒一個半月的月俸,而普通士卒在劉備麾下還是第一次看見賞錢,徐州軍將士們自然非常高興。
而劉備為此付出的是整整六百萬錢,這還沒算將領們的大額賞賜。
劉備剛剛充盈起來的府庫一下子又變得乾癟了。
不過好在陳登還帶回來了六七百萬錢,以及幾十萬石糧食,尤其是糧食,可是大大緩解了劉備的壓力。
得到恩賞的徐州軍,三呼萬勝,軍心士氣大漲,看的劉備喜不自禁。
這也難怪了,自對上曹操之後,徐州軍屢戰屢敗,就沒贏過一次,就連丹陽軍的另外一個大佬,位在許耽之上,真正和曹豹並列的丹陽大佬呂由都兵敗身死。
許耽不過是被陶謙提拔起來填補呂由的空缺,可想而知丹陽軍輸的有多慘。
全敗的戰績讓徐州軍士氣跌到了谷底,尤其是劉備接手的主力丹陽軍,那更是徹底擺爛,反而是臧霸的泰山軍的情況要好上許多。
作為偏戰場,對上曹洪的臧霸謹守城池,並沒有吃過什麼虧。
現在丹陽軍吊打了泰山軍,士氣軍心自然有所恢復。
士卒們會覺得不是我們不行,而是之前陶公指揮的不行,自然信心回升了不少。
劉備自見到陳登之後,就緊握對方,不肯撒手。
行同車,坐同席,劉備臉上的笑容就沒消失過。
陳登這一次出兵,太給他爭氣了。
總共不過二十天,就拿下一郡,大勝凱旋。
其中當然有很大的功勞是在自己兒子身上的,可畢竟明面上的主帥是陳登啊,劉備只能先委屈一下自己兒子了。
早在劉備出城前,郯城內就已經是炊煙四起,準備好了足夠的酒肉飯食,只等大軍一到,立刻開宴。
宴席中,劉備對陳登推崇備至,陳登卻一改往常改為天下先的模樣,不但固辭不受,還推功於人。
“此番北伐琅琊臧霸,乃是明公一力主持,先謀定計劃,後分派諸將,糧草軍械,又多賴別駕籌措,至戰時,各軍將奮勇爭先,士卒效命,不懼生死。此誠大獲全勝之因也,登不過坐案畫押,如何能當此大功。”
兩人一個使勁誇,一個使勁讓,當真是有君臣相得之像。
陳登越是推功給劉備、糜竺、關張諸將,劉備就越是喜愛他,心中更是贊同劉封所言,陳元龍當真有大將之風也。
如此,元龍在琅琊一日,吾無復北面之憂也。
當夜,眾人歡宴一場。
次日,劉備表奏陳登為監軍、奮威將軍,秩比兩千石,任東莞太守,都督琅琊、東莞、莒城三郡諸軍事。
劉備直接把整個琅琊郡的軍事權全部交到了陳登手裡。
陳登感激涕零,願為劉備誓死守好琅琊。
劉備卻抓著陳登的手,情深義重道:“備得元龍,勝得琅琊。元龍若是這樣想,那備寧可食言而肥,也不能讓元龍都領東莞了。”
“元龍且記,琅琊雖貴,卻不及元龍半分。琅琊可守,請元龍為我守之,琅琊可援,則備當起郯城之兵往援。琅琊若不可守,元龍可速退回郯城,你我君臣一起,夫復何憂?”
陳登淚流滿面,只覺此生能得主如此,夫復何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