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第2/2 頁)
著馮孟南從小也是苦過的, 所以知道喬梨家是農村後, 心裡並沒有牴觸也沒覺得自己會產生任何不適, 直到他到了村子,進了喬家的大院, 他覺得……自己是該有點不適。
一開始進村子的時候,馮孟南就發現,這個村子同自己曾經去過的村子以及來的時候經過的村子不同,首先就是人人臉上都帶著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幹活的時候滿是動力,而且別人地裡滿是冬季的樣子,他們卻搭建起一個又一個大棚,透過大棚塑膠膜能夠看到裡面滿是翠綠的青菜。
&ldo;你家住的這個村子和周圍幾個村子感覺不大一樣。&rdo;馮孟南發現, 連進村子的路, 都要更加平坦規整。
住的房子是紅磚瓦蓋的, 道路是鋪的硬硬實實的黃土地。
聞言,喬梨笑了笑,&ldo;是我二叔,他給村子裡捐了不少錢,說好歹以前在村裡也被大家照顧著, 有出息了也不能忘本。&rdo;
&ldo;可是你二叔不擔心這麼捐下去,時間長了以後,村民會覺得理所應當麼?&rdo;理所應當還是好的,就怕以後有人不知足,甚至還不感恩。
喬梨聽到馮孟南的話,不在意道:&ldo;這個問題我奶也問過,我二叔說了,不知足不感恩的肯定有,但是他們又影響不到自己,何苦為了這麼少部分人就改變決定。&rdo;
更何況,他們不知足不感恩,還能翻出大浪去?不被其他人看不起就是好的了。
一路上,時常有村民跟兩個人打招呼,問的最多的就是喬衛明一家,大多提起的時候,都面帶感激,甚至還想問了地址後,郵寄些土特產過去。
當然,不知足不感恩甚至還想繼續佔便宜的也有,但是很少,一般這種人,喬梨大多型度冷淡的應付幾句,面子功夫都懶得做。
馮孟南親身體會了一次喬衛明一家在村子裡的口碑,也不得不感嘆,即使是村長,估計都沒他家有號召力。
其實喬衛明捐款也不是白捐的,像是修道路也就算了,那些個大棚,全算作投資,更何況等以後交通順暢,他還準備給喬氏養生館弄個專門的農作物基地,現在就當提前學習。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