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書同文 車同軌 一(第1/3 頁)
當秦軍把收集到的天下之兵緊鑼密鼓的送進咸陽,司徒叔叔被緊急召回鑄造,司徒叔叔的兩個兒子也被徵召進入鑄造所,咸陽城裡的鑄造師都被徵召進入鑄造所,一時之間鑄造所忙的不可開交。
咸陽鑄造所裡,叔叔看著推在一起劍、刀、槍、斧、鉞,感慨的對旁旁邊的人說道,我什麼時候見過這麼多各式兵器,見過的都是秦劍和箭頭。旁邊的人回答道,是啊,這麼多兵器我也是拿的一見,託大王的福,今生見到了。說著拿起一把兵器看了看說道,不過這劍還是比不過我們的秦劍和秦弩,從鑄造的方面就不行。
秦軍收集兵器還在進行,諸郡每時都有個人、家族或者一學之拍不配合秦軍而被抓起來。
墨家眾弟子都收到了鉅子的命令,所有外出的墨家弟子都要把兵器進行偽裝,禁止跟秦軍發生衝突。而墨家鉅子則消失在機關城內往燕地而去,不知器目的是什麼。
陰陽家,因為投靠了帝國,所以得以保留兵器的權力。
儒家,所學為禮,君子六藝,講究的是先禮而後兵,再加上扶蘇公子和李斯的原因,秦軍沒有進入儒家搜尋,而是派人問詢之後就離開小聖賢莊。
農家則是藏兵為農,等候時機再次出現。
諸子百家在這一場浩劫中都相應的表明配合秦帝國的命令,都不想與這個剛剛成為天下霸主的秦帝國發生衝突。
咸陽城內,司徒看著司徒說道,你知道法家為何會從儒家脫離出來嘛。
扶蘇看著司徒思考一會說道,法家脫離於儒家主要是法家的人都認為人性本惡,而儒家則認為人性本善。
司徒聽後說道,是的,這就是最基本的理念不同,所以在管仲,子產創造法,到李悝,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法家先賢,都一致認為人性的趨利避害的本能,認為儒家的禮不能改變這個人性的劣根性,認為需要以法來約束人性中的惡,以刑來恐嚇人,以高官厚祿來驅動人性中的貪念,讓本能的逐利而行的人性發揮作用。發法講究執法嚴厲,刑過不避讓大夫,獎賞不忘記匹夫,而儒家認為刑不上大夫,就這一點就足以讓儒家和法家政見難以相同。
扶蘇聽後問到,可是法家的刑太過於嚴厲,這樣不和之於禮。
司徒說道,法家認為古今不一度,這個社會是在不斷進步和向著前方發展的,過於遵守先王的道路不事會對當下的世道產生有益的發展的,所以想因時而變,要想要帝國過變得更好,就要根據當時的情況而實施變法。
儒家講禮,讓君王分封,產生權力的不集中,導致一個國家的政法不明;法家認為,君王就要高度集權,君臨於萬民之上,權力無限,超越法令之上,權力高度集中。
司徒看著扶蘇接著說道,法治清明,則天下的百姓又希望,那麼,天下又何來戰火和紛爭。法治不明,則天下的百姓沒有的希望,那麼戰火就會被再次引燃。
說道這裡,司徒起身來到窗邊看著宮殿外,說道,我之所以前來獻“劍”,就是要讓天下的“法”清明起來,讓天下的戰火再也不能燃燒起來。讓大秦帝國的天下的子民都能有希望,對這個世道終究還是有活下去的希望所在。
扶蘇看著窗邊的司徒,心裡對自己一直所堅持的禮治發生了動搖。原來法還能這樣理解。
就這樣,扶蘇經過了司徒的洗腦上課,不知道會被改造什麼樣。
另一端,司徒所說的話一字不落的出現在秦始皇的耳中。
秦始皇聽完之後陷入了沉默,“希望”。
蓋聶和趙高聽到秦始皇說的“希望”兩個字,心裡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時間就這樣再一次的流逝。
見過皇上,皇上萬年。
秦始皇說到,免禮。
謝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