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第1/2 頁)
古夜茫茫,今夜茫茫。古金場越來越開闊。峭然孤出的黃金臺也越升越高,越長越胖,像是有什麼東西在裡面不住地用力撐著,撐大了身軀,撐出了神聖,撐出了悲涼。老天爺的秘密永遠是秘而不宣的,黃金臺就是機密的象徵。然而,對淘金漢們來講,一切都已經不復存在,古金場的風風雨雨留下來的只是「青石見,大水來」的神秘和恐怖,這恐怖使他們早已失去了探索機密的勇氣。他們否認著歷史,以為那不過是個傳說中的故事,而故事是人人都會編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更多的人甚至連這個故事也忘記了。可張不三卻牢牢記在心裡,並且相信那是真的。這不僅是由於他的祖父曾經跟烏蘭哈達王爺挖掘過通地坑,也不僅是由於父親曾有遺願,更主要的是他那把苦難的生活和浪漫的冒險劃了等號的天性。
祭祀剛剛結束,張不三就根據土石的不同和那條溝壑所指引的方向,確定了通地坑的位置。之後,一連三天,他都帶著人在正對積靈河的地方壘壩造堰。一旦真有大水漫漶而來,也不會灌進通地坑,給生命造成危險。更重要的是壘壩可以安定人心。
黃昏壩成,開飯了。人們坐在石窯前,張嘴瞪眼地往肚裡吸溜清湯麵片,誰也不說話。那口黑色的大鐵鍋被幾十雙眼盯得越來越小,鍋中的湯麵也越來越少。人人變成啞巴的原因很簡單:你少吃一口,他就多吃一口。只有張不三不屑於這種小家子氣的爭湯吃麵,儘管他對自己那痊癒了的飢餓勞困症記憶猶新。一碗下肚,他就琢磨起勞力搭配的事來。要在臘月前挖到那三塊青石上,就得不分晝夜三班倒,要使班與班之間不為挖多挖少互相爭吵和防止班內滋生糾紛,必須把勞力按關係和強弱搭配均勻。他進窯靠到自己的鋪蓋上,從被子裡摸出一個本子和一支油筆,絞盡腦汁,羅織出一個名單來。高家和殷家反目,趙家和郭家齟齬,程家兄弟針鋒相對,熊家叔伯素有芥蒂,姜大六親不認,宋進城愛耍小聰明。王仁厚呢?誰都嫌他生性木訥,除了做莊稼活,別的事情上,是個放屁還要打草稿的窩裡窩囊的大肉頭。光那脾氣暴躁性子急的石滿堂就在三個班中顛來倒去了七八次。終於安排妥當了,他來到窯外,看大家剛剛放下碗,還沒從啞巴境界中擺脫出來,便將名單唸了一遍。人人都在琢磨別人,都在急速權衡自己的位置,不把本班所有人對自己的好壞冷暖揣摸透徹,他們是不會輕易表態的。
「有沒有意見?沒有啊,那就這樣定了。」
張不三想來個白菜生吃、老肉快煮的辦法,料不到竟是木訥人王仁厚破壞了他的愚民政策。
「我不去石滿堂那個班。瓦碴揩屁股,我和他沒茬茬。」
人不嫌他就算運氣,他還戳三搗四地說人哩。張不三惡狠狠瞪他:「那你說,你想在哪個班?」
「宋進城的那個。」
「不要,我們不要。」宋進城道。
「那我去一班。」王仁厚滿臉通紅,不知是氣的,還是臊的。
「鴨子走路一搖三擺,燉了,沒火;養著,我們的血汗養不起。」有人馬上反對。
王仁厚一副可憐相,佝僂著身子蹲到地上,咕噥一聲;「沒人要我,我就走。」
素來對王仁厚看不順眼的石滿堂聽他說要走,便數頭數腳地罵起來:「你這個畜生,只知道一桿老秤十六兩,現鐘不打要去撿破銅,讓你發財,還得捧著求著小聲大氣地哄著麼?要走就走,快走,別以為少了你事情就辦不成。」他罵著不過癮,捋起袖子上前就打。人多手雜,一時間將他拉住了。
張不三暗自嘆息,開店容易守店難,一上手就碰上人家朝你撒尿,不治治他們,往後聞了屎臭,還要說是饃饃香哩。
「石滿堂,你欺負人也得顧顧我的面子。這一夥人是短是長都是我請來的,你打走一個,我讓你全家冰清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