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第1/2 頁)
童貫自掌兵權後,經略西北。西北是少數民族聚集之地,按朝廷規定,番人不授漢族官職,但童貫卻有意提拔番人頭領,甚至有官至節制使的。導致漢軍不滿,童貫不予理會,重用番兵,甚至派番兵接替漢軍鎮守疆界,這就導致了禁軍士卒的逃亡。童太師自然知道這事有些棘手,處理不好,就會引火燒身。便以「知樞密院事」身份發布軍令,禁軍逃亡士卒,只要你沒死,還願意回來當兵,可以隸屬其他軍籍。這一來,不少逃亡士卒紛改投其他軍隊,這三十多個人,就是投奔大名府路安撫使司而來的西軍一部。徐勝回大名府之前,徐衛曾經託他捎給鄭監押一點心意,答謝他在靖綏營組建中給予的關心和支援。那鄭監押見徐衛如此曉事,有心拉一把,又知他收拾靖綏營那攤子事不容易,打通關節,在還沒有登記造冊的西軍逃卒中,由徐勝挑選三十餘人,送來夏津。徐衛得此三十餘人,自謂「如魚得水」,立即編入營中,委以重任。
八月初六,夏津知縣黃潛善派人請徐衛至縣衙一聚,席間告知,他已被朝廷召回,升任左司郎。徐衛立即覺察到,黃知縣這次升遷不同尋常,他一任知縣還未做滿,這麼快就召回東京?黃潛善的靠山應是蔡攸無疑,而蔡攸是蔡京的長子,卻與其父同床異夢,如今勢同水火。在這個時候將黃潛善調回京城,原因恐怕只有一個,朝廷上幹起來了,他需要助手。
黃潛善或者因為急於回京,沒有像上次那樣拐彎抹角,話說得很直白。你徐衛有今天,自然有你自己的本事,但上頭不提拔你,你不過也就是幹吃俸祿的寄祿官。所以,自己心裡有數,只要你好好幹,多剿賊寇,多傳捷報,上頭不會虧待你。徐衛當然滿口應下,目前大宋最高軍事長官「知樞密院事」「廣陽郡王」「太師」童貫遠在太原,樞密院這個主管全國軍務的機構,是二把手蔡攸說了算。暫時抱住這條大腿,利大於弊。
在送上一份心意後,徐衛委婉的提出,目前靖綏營諸多難處,特別是裝備不濟,是不是請上頭考慮一下?黃潛善是個滑頭,沒把話說死,只說方便的時候,自會替他周全。
第四十二章 小螞蚱
東京,為大宋都城,已歷八代帝王,人口一百五十餘萬,氣勢雄偉,規模宏大。其繁榮,其富庶,足可令當世矚目,後世嚮往。可以毫不謙虛的說,此時的東京,是整個世界的中心!但這富庶繁華之都,此時卻被北方的惡狼盯上,它流著涎水,已經弓起身子,隨時都可能奮盡全力撲將過來。將這經營數百年的繁榮,撕咬得稀爛!
月明星稀,東京仍舊喧囂熱鬧,宣澤門內,有一處府第,其雄偉氣派,不輸三公之家。若問百姓,都言是小相國府。正是公相蔡京長子,同知樞密院事蔡攸的府邸,自與父親鬧翻後,蔡攸便進住這御賜的府第,恩寵日重。
一頂涼轎在府前停下,下來一人,便是卸任的夏津知縣黃潛善,承蒙蔡樞密提拔,召回京城,參與機樞,這是謝恩來了。給門人打賞之後,得以通報,不多時傳出蔡樞密話來,請花廳奉茶。僕人一路前領,行至茶廳,喝著清茶,張目四顧。見這御賜宅子果是氣派精緻,那牆上掛的,莫非蘇軾遺蹟?
正看得出奇,便聽輕咳一聲,黃潛善起身肅立,口稱:「學生黃潛善,見過恩相。」
那蔡攸年近五十,繼承了其父的身形挺拔,相貌端正,目若朗星,寬額高鼻,頜下留有長須,風流儒雅。若不知底細,便要認為他是個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飽讀之士。身著便裝,戴著紗帽,到主位坐下,端起茶來輕吹一下,方才喚道:「茂和一路辛苦,坐下說話。」
黃潛善卻不敢落座,再三稱謝,大表忠心,聽得蔡攸十分受用,再命坐下,方敢依言。蔡攸稱讚了幾句,無非是表彰他在夏津治理有方,政績顯著云云。而後話鋒一轉,提到朝堂之事,說是自前線回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