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臨流行(14)(第1/4 頁)
“此人之前在登州棄城而走,現在又幾乎算是拱手賣了自家隸屬的河北義軍,堪稱人品低劣,其言語委實可信嗎?”一處渡口旁,濟北郡留後、頭領邴元正第一個出言質疑。
“確實要考慮這個。”昨晚才抵達此處的紫面天王雄伯南也認可了這種疑慮。
“我倒是覺得,此人人品低劣與否是一回事,內容可信不可信是另外一回事,當然,龍頭要不要提前過去和能不能提前出兵則又是一回事。”首席魏玄定倒是捻鬚而笑,一套一套的,看得出來,他對回到河北的期盼根本就遮不住。“說句不好聽的,要是真能成,咱們能省下好多力氣。”
張行見狀便欲調笑。
“恕在下直言,不管如何,龍頭單身北渡還是太冒險了些。”就在這時,負責人事的頭領閻慶忽然蹙眉插嘴道。“萬一此人包藏禍心,在他那個同族找來的時候直接死心塌地跟了河間大營,一切都是河間大營薛世雄的謀劃,想要引誘我家龍頭渡河,然後半路襲殺呢?”
渡口上,站著的一眾黜龍幫高層陷入到了沉默。
原因很簡單,大家都覺得這個可能性太低了,但偏偏又不好說斷無可能尤其是牽扯到張行性命。
甚至,即便是張行也不好說個不好,因為閻慶明顯是從他張大龍頭的角度做考量的。半晌,還是總攬後勤的大頭領兼東平郡留後柴孝和轉移了話題:“無論如何,我都得說清楚,咱們家底子太薄了,如果要在冰期前提前出大兵,那後勤必然不能完備;而且一旦提前出兵不能立足,又有物資拋灑在對岸,那很可能就沒法完成第二次出兵的準備了所以,我的建議是,不要理他,等結冰了再走,會好很多小陽春撐不了幾日,北風必然會來,大河必然封凍。”
這是大實話,也是柴孝和從他的角度而言必須要闡述清楚的東西。
一旁濟北郡留後邴元正立即表達了贊同,便是張行等人也都只能隨之點頭。
“後勤是一個大問題,提前出兵情報不足是另外一個問題,現在河對岸根本沒有建起來一個像樣的情報體系,情報不足,想做分析也難。”點頭之後,張行意識到是大家的態度後便也乾脆做了個敷衍決斷。“甚至,咱們說是要建立的隨軍參謀部也都還沒齊,我即便是後續想提前渡河,也不妨稍等等,等先等對岸情報回來,讓參謀部集眾人之力思考好所有利弊,再作決斷。”
張行自家打斷,眾人自然無話可說,話題就此打住。接下來,張大龍頭親自打發了諸葛德威先行渡河北走,然後卻和其他許多黜龍幫高層繼續留在了這個渡口處。
話說,這裡可不是之前接見諸葛德威的濟水渡口了,而是河北武陽郡的四口關。
說是河北,其實在河南,只是行政上隸屬河北武陽郡而已,此地整個都被位於河南的濟北郡包圍,而且從此處渡河後不過十來裡就是河北清河郡地界。
說是關,其實則是渡口,因為此處有一個通往濟水的短途運河,可以讓濟水、泗水甚至淮水的船隻直達大河,儼然是大河南側一等一的水上交通要害。
其實,這正是此地隸屬於四五杆子打不著的武陽郡的原故,它就是一種行政上的專項管理與制約。 無錯更新只不過,隨著大魏在大河下游的統治崩塌,此地理所當然的被南岸的黜龍幫納入治下。類似的,還有渤海軍在大河南側的蒲臺、厭次兩個半拉子縣,也早早劃給了在河北豆子崗裡支應的蒲作為補充。
後者在之前的河北官軍打掃蕩中失去了蒲臺大營,被迫撤入了滿是鹽鹼地的豆子崗。
而如今,張行等人出現在這裡,原因也不言自明——一方面是送諸葛德威北返,另一方面,不管等不等大河冰凍,黜龍幫肯定是要從這裡大規模轉運物資和兵員的,這裡本來就是北上的基地。
實際上,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