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私塾(第2/2 頁)
現在他家已然有了這個條件,肯定是要為子孫後代考慮的,不管是日後是要走科舉還是行商的路子,不讀書都是行不通的。家裡的生意越做越紅火,日後還有村裡茶葉的生意要做,總不能請人來看賬記賬吧!
記賬可以請人記,但看賬這件事必須掌櫃的親自看。如今醫館賬目上的事基本上都是蔡雲州在弄,再無旁人插手,但是顧亮還是該查賬就查賬,即使蔡雲州很是可靠,從不在中間偷賬。
遇上蔡雲州這種好賬房,是顧亮和顧家的幸運。但都說了是幸運,那就代表這種事情不是常有的,好的賬房難得一遇,尤其是在遇到一個不看賬本或看不懂賬本的掌櫃時,這個賬房十個必有九個會出問題。
所以讀書識字這件事,對於顧家來說已經是刻不容緩了。
整個顧家這麼多年除了顧亮與顧伯喜識字外,再無第三人,即使算上整個蘭溪村,這資料也沒有任何改變。以至於如今醫館生意紅火,顧亮想要村裡人過去幫忙時,都找不到可用的人。
如今村裡人多地少,村民不識字,福州話又不精通,去了城裡也只能幹髒活累活,還不如好好待在村裡種地。
為了改變這一現象,顧亮在給四樓添地板時,順帶著在土樓中央的大天井處又重新起了一層平房,準備用來當村裡的私塾。
私塾好建,這種一層樓的房子不到兩月便能建起一棟。只是私塾好建,但教書的先生可就不好找了。
蘭溪村地處山裡,附近沒什麼大型城鎮,就連村落也是今年隨著外地戰亂四起,遷到福建福州的漢人越來越多,今年這才多了一些。像這種地方,教書先生只能住在他們蘭溪村。可如此一來可就難找了,畢竟這些教書先生最次也是個童生,好一點的都是秀才起,人家教書也可以家附近教,何苦要來到你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呢。
尤其是秀才,人家雖然看起來只是個秀才,但身上也是有功名的在身的,還能免除徭役田稅,自然是不可能紆尊降貴去村裡教書的,要教書也得去大戶人家或者學堂。
不過很湊巧的,顧亮尋了半年後,還真找到了人選,這次回村也是為了帶他回去。
:()屯滿糧,災荒我不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