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第2/2 頁)
;我們在嶽州實行的辦法主要是參考武穆王遺法。在農業方面,我們清理、修復了嶽州五縣的一大批水利設施,增加田畝的面積,同時用&l;贖買&r;的政策,控制土地的兼併,為了獎勵桑蠶,發展茶葉,我們允許百姓自己製茶,自己賣茶,也允許他們用帛、茶葉代替鐵錢交納賦稅;為了吸引商旅前來嶽州,我們免收關稅,同時為了擴大政府的財政收入,和出賣作為賦稅的那些茶葉、錦帛,我們現在自己成立了商行,在南平、襄州、隨州、金陵等地都設定了貨棧,為了便於百姓出售錦帛、茶葉,我們讓李昭組織商人集中收購茶葉,從中原來的商旅換來戰馬和其他物資。同時我們田畝賦稅很低,大批的窮苦百姓都擁入嶽州,現在嶽州五縣已經由一萬多戶,近十萬人口了。&rdo;
馬雲心中高興,便問道:&ldo;那說明我們的政策是對的嘛,呵呵,嶽州能有今天真是有勞兩位先生了。&rdo;
吳程攔著馬雲的話,說道:&ldo;王爺,實不相瞞,眼下嶽州也是困難重重啊。&rdo;
馬雲笑道:&ldo;有困難那是必然的,不過不要怕。這個困難就是挑戰,這發展就靠機會,也就是機遇。這就叫既有挑戰又有機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我們既不能因為有挑戰就妄自菲薄,裹足不前;又不能因為有機遇就志得意滿,大意失荊州……&rdo;
馬雲從現在來,自小就受到唯物主義兩面論的教導,而且電視、廣播、報刊雜誌上充斥著這種機遇、挑戰的論調,這個時侯信手拈來,說的是熱火朝天。李吳趙三人開始的時候還覺得蠻是那麼回事,可惜馬雲顛來倒去就是那麼兩層意思,舉出的例子既不生動又不貼切,這三人慢慢就有點面面相覷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