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核聚變(第2/3 頁)
“李總,咱就不商業互捧了,都是圈內人士,你誇一下我們的玲瓏一號,我在誇一下你們深空正在研發的核電池,這不就沒完沒了了,哈哈哈哈,而且據我所知,你們的核電池專案裡面的科技含量可比玲瓏一號要強大的多哦”
李現沒想到這個老範還挺爽快的,
這樣的性格倒是投李現的胃口,
“哈哈哈,深空的核電池可沒那麼快商業化哦,要走的路怎麼也得再過幾年。”
這個李現還真沒謙虛,
核電池專案確實是目前長安能源研究中心的核心專案,
目前經過幾年的鑽研,在核電池的研發進度上已經走到了60%的進度,但是這後續的40%進度也是最難的,
很多東西,斯坦大爺這邊能提供的也僅僅是理論以及操作指南,真正的要實現從理論到實物,有一些彎路還是必不可少的。
“怎麼?還有你們啃不下來的硬骨頭?”
作為圈內人士,範長海對於深空集團的各大研究所的能力可以說是推崇之至,
尤其是這個長安能源研究所,
一直以來他都想去參觀一下,奈何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和藉口,
“範書記,您這話就有點妖魔化了,咱們深空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小螞蟻,搬這麼大的工程,還不得慢慢來不是。”
這個話題,兩個人都沒有多聊,
因為不管是深空的核電池專案還是玲瓏一號,這二者的技術核心都不是核聚變,
而他們這個,國家寄重大希望的核重工業集團可是要啃核聚變這個大骨頭的,
難度之高可謂真的是有史以來,
年前,國資委打算讓他去接人書記的職務的時候他就覺得壓力太大了,
現如今真正的專案動工,
他才稍微緩過來一些,但是即使這樣,面對一個小白一樣的公司,他還是很有壓力,
“範書記,車到山前必有路,倒也不用過於擔心,目前我們的研究團隊已經就激波聚變技術進行了大資料可行性模擬,經過了2億次的資料模型分析,我們認為這一項技術應該能滿足未來的氦-3專案。”
“激波聚變技術不同於傳統的磁約束聚變和慣性約束聚變方法,這項技術不僅僅對於後期的裝置維護的要求低,而且在熱量轉化效率上,目前我們實驗室的理論是可以做到65%,是傳統託卡馬克裝置的能量轉換效率的2倍。”
“雖然激波聚變技術的初期研發成本可能較高,但一旦技術成熟,其裝置的規模將會更小,所需材料也會更加的簡單,這將會有助於降低整體的建設成本。”
... ...
“假設每公斤氦-3可以產生10太焦耳(tJ)的能量,那麼從月球上開採1噸氦-3理論上可以提供10,000太焦耳的能量。如果全球每年的能源需求為1,000艾焦耳(EJ),則每年需要開採100噸氦-3即可滿足全球一年的能源需求。”
... ...
範長海聽罷李現的話,不由得點了點頭,心中暗暗佩服這位年輕的企業家。
人人都說李總不僅商業上是天才,在科研理論研究上面也是一個難得一見的天才,
這樣的雙天才人物,在龍國千年的歷史上也是很少見的,
沒想到在21世紀能有這樣的妖孽出現,也算是龍國的一大幸事了。
----------------
從武鄂回到東江,李現倒是又聽到了一個好訊息,
這個好訊息來自田中,
經過幾個月的奮鬥,目前的t0的致死率終於可以控制在5%以下了。
理論上講,這樣的試劑其實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