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不作不死溫庭筠(第1/2 頁)
令狐綯是唐宣宗時期的宰相,為了能夠接近令狐綯,溫庭筠首先與其子令狐滈結成了知交好友。
令狐滈這個人,就是一個不學無術、天天聲色犬馬的紈絝子弟,卻偏偏喜歡溫庭筠的詩詞。溫庭筠為了搭上宰相這條線,也就忍了,天天與他聲色犬馬,出入宰相之家,這一來二去,與令狐綯也就熟悉起來。
唐宣宗愛唱《菩薩蠻》,令狐綯知道溫庭筠詞做得好,便請他作了很多首《菩薩蠻》,借花獻佛,送給皇帝,並在皇帝面前誇口說,這詞都是自己做的。
令狐綯在皇帝面前誇口,回去後就千叮萬囑,讓溫庭筠不要說漏嘴。誰知沒過多久,這事就洩露了出去,還被皇帝知道了,令狐綯在皇帝面前大失顏面,心裡又羞又恨。
“令狐綯心裡應該恨死了溫庭筠吧。”朱溫道。
“這只是其一啊,如果僅此一件,令狐綯可能也不會把他怎麼樣,畢竟,令狐綯也是一個有身份的人,恨雖然是恨的,卻還沒到要把溫庭筠怎麼樣的地步。”王文木道。
“還有啊?”黃巢睜大了眼睛,簡直不敢相信,這溫庭筠什麼人喲,處處招黑還不約束自己。
幼薇撐著腮,一隻手撥弄著喝水的杯子,應道:“還有呢。”
黃巢搖頭,“這真是應了那句話,不作不死。”
王文木摸了摸下巴上的硬茬,“要不溫庭筠咋這麼出名呢?詩詞歌賦,小說傳奇都寫得好,平時填些浮詩豔詞,不時惹出些風流豔事,再加上這作死的節奏,長安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就有了。”
王文木接著說起了第二件事。
宣宗有一天在宰相府擬就一首詩稿,詢問令狐綯“金步搖”應以什麼巧對,適逢溫庭筠進來,開口便答“玉兔脫”呀,宣宗一邊轉身一邊連連稱妙。
令狐綯詢問典出何處,溫庭筠脫口而出:《南華經》(《南華經》是《莊子》的別名)。而且教訓令狐綯說,《莊子》不是冷僻書,宰相處理政務之餘,要多讀些書才好。
宣宗走後,令狐綯暴跳如雷,咬牙切齒,賭咒發誓說,只要他令狐綯在,溫庭筠將永不及第。
沒過多久,令狐綯向宣宗皇帝上奏本說,溫庭筠有才無行,不宜及第。
黃巢大笑起來,“這個溫庭筠,服!”
幼薇撐著腮說道:“我記得在哪本書上看過這樣一句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溫庭筠一肚子的書生意氣,哪裡適合呆在長安城裡?”
長安城權貴一抓一大把,以溫庭筠這作死的節奏,遲早得罪一大批人,到時真的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朱溫聽了幼薇的話,捬掌大讚:“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話說得妙啊,不愧是長安城有名的女神童!”
幼薇大愧,她想起這句話應該是《紅樓夢》裡的警世名言,自己就這麼剽竊過來了,看看周圍,誰知道曹雪芹這個人?她又心安理得起來。
“這就是溫庭筠後來多次擾亂科舉考試的原因吧?”黃巢問。
“對,他很不服氣,所以年年參加,擾亂科舉考試的秩序。而且他傳遞答案的那些人紛紛都中了進士,唯他年年不中,你說諷刺不諷刺?”王文木手摸著下頜道。
黃巢道:“要是我遭遇這個,只怕比他還要憤慨叛逆,估計就不是擾亂科舉考試這麼簡單了。”
朱溫則說:“他落得這個結果,說到底怪誰呢?還不是得怪他自己,既想巴結討好上位者,又做不來一個諂媚者的卑躬屈膝。這就是悲劇的根源。”
黃巢介面道:“你說得對,讀書人的骨氣讓他做不來低三下四的事情。”
正在這時,王文木的母親朱大嬸走了進來,朱溫連忙起身喊道:“表姑。”黃巢和幼薇也跟著起身。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