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1/2 頁)
資訊攻心戰
資訊攻心戰(1)
美國人利用公開的媒體發布訊息,製造了真真假假的資訊錯亂。
一 美軍打資訊化戰爭,有&ldo;硬&rdo;的一手,也有&ldo;軟&rdo;的一手。&ldo;硬&rdo;的一手,我在《巴格達的陷落》中已有較多描述。&ldo;軟&rdo;的一手,就是大打資訊攻心戰。在資訊化戰爭的全部理論中,這&ldo;軟&rdo;&ldo;硬&rdo;兩手,始終是形影相隨、不可或缺、不可分離的。
老美的資訊攻心戰,大致可分為戰略級與戰役級兩個層次。戰略級資訊攻心戰通常是國家行為,由白宮和五角大樓直接掌控實施。戰役級資訊攻心戰則由美軍結合戰場上的軍事打擊一併實施。這兩個層次的資訊攻心戰,有時又是互相貫通、交叉實施的。
攻心戰(心理戰)古已有之,孫子說的&ldo;治氣&rdo;&ldo;治心&rdo;與&ldo;奪氣&rdo;&ldo;奪心&rdo;(語出《軍爭》),恐怕是最早的攻心戰理論了。但時代不同了,技術進步了,美國的資訊攻心戰是依託其強大的資訊優勢,又充分利用大眾傳媒渠道實施的攻心戰,具有許多新特點。
首先,美國打資訊攻心戰有一套新理論。
這要從美國軍方和學術界最初對資訊戰這個概念的爭論說起。美國人最早討論資訊戰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起因是美軍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採用了大量高新技術,特別是資訊科技,使戰爭面貌發生了根本改變,由此引發了一場新軍事革命。那時候,美國人對資訊戰的說法也是五花八門,綜合起來是兩大派。
一派是技術制勝論者,他們從藉助資訊科技大幅度提高指揮控制能力和武器裝備的作戰效能入手研究資訊戰。代表這一派觀點的彼得&iddot;格里爾發表了一篇題為《資訊戰》的論文,他認為資訊戰的主要標誌就是&ldo;先進的偵察技術、高速運算的計算機、複雜的資訊網路、高度精確的探測器和制導裝置&rdo;,預言&ldo;21世紀早期的年代裡,美國武庫中最令人恐怖和最重的武器&rdo;,將是&ldo;資訊系統湧出的巨大資料洪流&rdo;。
另一派是攻心制勝論者,他們研究的重點是資訊可以對人的情感和意志產生直接影響,並由此影響人對戰爭的決策,並影響戰爭的勝負。代表這一派觀點的喬治&iddot;斯坦教授也發表了一篇題為《資訊戰》的論文,他認為&ldo;資訊戰的目標是人的頭腦&rdo;,&ldo;資訊戰就是要控制資訊領域,利用它去影響人&rdo;。這一派特別重視&ldo;資訊戰中一個重要的新因素是全世界範圍內的電視和廣播新聞&rdo;(當時網際網路還不發達,現在還應加上網際網路)。他們認為這是&ldo;構成衝突政治內容的戰場外的戰鬥&rdo;,是更高層次的&ldo;戰略級的資訊戰&rdo;。在這一派中,比斯坦教授更權威的是著名未來學家托夫勒夫婦,他們早在1993年10月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中就已闡明瞭同樣的理論,書中《輿論導向》一章中列舉了&ldo;扭曲精神的六個扳手&rdo;,它們分別是:控訴敵方暴行;渲染參戰的光榮與必要;把對方描繪成沒有人性的魔鬼和沒有人性的動物;宣稱在戰爭中不和我們站在一起的國家是反對我們的;利用宗教進行有利於我方的宣傳;使對方的宣傳變成不可相信的宣傳。托夫勒夫婦預言:&ldo;明天的一些最重要的戰鬥將發生在輿論宣傳戰場上。&rdo;
美國人的思維方式有一個特點,什麼事情爭論歸爭論,爭論到最後都以實用主義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管兩種說法如何南轅北轍,只要有用,都留下、都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