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第1/2 頁)
審判薩達姆,將他判處極刑,是阿拉維的最終想法?
一 眼下的伊拉克,總統是臨時的,政府是臨時的,總理也是臨時的。2004年6月28日上午,美國佔領當局向伊拉克&ldo;交權&rdo;,布雷默把象徵伊拉克主權的一些法律文書交給了臨時總統亞瓦爾,實際上是把實權交給了臨時政府總理阿拉維。但阿拉維目前還是&ldo;臨時工&rdo;,他能幹多長時間,下一步能否轉為&ldo;正式工&rdo;,還是未知數,還要看。
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一場木偶戲,在前臺表演的是阿拉維,在幕後牽線的是美國。沒有錯,阿拉維背後有一個多達三千人的美國使團,還有十五萬美英聯軍部隊。但木偶戲也是戲,不妨靜下心來,觀看一下這齣木偶戲的某些微妙處。從此,人們觀察伊拉克過渡時期的形勢,主要看阿拉維。2005年1月伊拉克大選,如果阿拉維能夠正式當選總理,&ldo;臨時工&rdo;轉成了&ldo;正式工&rdo;,今後伊拉克向何處去,更要看他的。
人們都在等著看什麼呢?都在等看一場戰爭的結局。不,是在等著看兩場戰爭的結局。海灣戰爭之後,老布希只畫了一個分號,把畫句號的任務留給了兒子。小布希又發動了一場伊拉克戰爭,他能不能就此畫圓這個句號?
二 世事難料。原先,阿拉維和薩達姆是同黨,後來成為政敵。他倆曾一起參加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地下活動,當時在巴格達醫學院上學的阿拉維,曾為出生入死的薩達姆治過胃病。
後來兩人產生分歧,分道揚鑣。薩達姆追隨貝克爾發動政變成功,先在貝克爾手下當了11年副總統,後來當了總統。阿拉維流亡海外,在美英情報機關資助下開始了&ldo;倒薩&rdo;活動。薩達姆曾想招安阿拉維,阿拉維不從。薩達姆的異母兄弟提克里蒂派人到倫敦去暗殺阿拉維,一斧子砍下去,砍在他腿骨上,流了很多血,卻沒有砍死他,屋內呼救聲乍起,殺手越窗而2 114 逃,為伊拉克歷史留下了一個懸念。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流亡海外30年、大難不死、留下跛行殘疾的阿拉維,終於藉助美英聯軍的力量回到了伊拉克,不可一世的薩達姆反倒成了阿拉維的階下囚,等著接受審判。阿拉維已經放出話來,他個人認為,薩達姆應該被處以死刑。不管將來審判結果薩達姆是死是活,都會讓人心生感慨。
伊拉克這個國家,歷史悠久,卻多災多難。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先後獲得了半獨立、獨立地位,卻陷入長期內亂。亂世爭雄出人物。薩達姆和阿拉維,都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投身於政治活動的。他們兩人都夢想著要使自己成為締造伊拉克歷史的英雄人物,兩人找到了同一座政治平臺‐‐‐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政治歧見一產生,同志成政敵。兩人爭雄的第一回合,薩達姆成功登上伊拉克政治舞臺,阿拉維落荒而走。現在是第二回合,薩達姆落馬,阿拉維上馬。
伊拉克向何處去?薩達姆道路代表的是一個方向,阿拉維道路代表的是另一個方向。現在,薩達姆道路已經走到頭,阿拉維能走多遠,尚難料定。不過,即使下一步中途換馬,阿拉維道路代表的方向已不太可能發生根本性改變了。
30年前,阿拉維和薩達姆究竟產生了哪些政見分歧,目前無從查詢。但有一點可以斷定:在伊拉克向何處去的問題上,他們兩人的政治主張是對立的。何以見得?因為他們兩人的出身背景完全不同。不要小看這一點,它有時會像血緣感情一樣,影響一個人選擇的政治道路。
薩達姆從小喪父,靠叔父將他撫養成人,艱難玉成。薩達姆的出身背景,不僅造就了他的倔強性格,也使他的精神世界更具伊拉克本土化特點。他吸收的主要是伊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