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思想碰撞,諸子百家(第1/2 頁)
晉國四卿之中,原本實力最強的就是智氏,按照通常情況下,應該是智氏兼併趙氏,然後吞併其他幾家。但是強大的實力讓智氏被矇住了雙眼,沒有看到其中的危險。
智氏帶領韓氏和魏氏攻打趙氏,智氏作為中軍,魏氏韓氏為左右兩軍,一旦韓魏反叛,智氏就面臨兩面夾擊之勢。
果不其然,智氏攻趙,趙氏堅守,兩年而未破,韓魏本就不願,見此情形,心中也起了別樣的心思。
而此時趙氏前來,可謂是一拍即合,當即趁著夜色,韓魏兩家開閘放水,淹沒智氏營寨,韓趙魏三家趁勢而攻,智氏大敗。緊接著三家合力將智氏滅門,瓜分了智氏的封地。
韓趙魏三家在攻滅智氏之後,順勢就將晉國其他的領地一起瓜分。三家一看既然智氏已經滅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就將自立。
韓趙魏三家向周天子進貢,並且請求冊封為諸侯。周天子在看到韓趙魏大勢已成,即便他不承認也沒有什麼影響,於是收了進貢,順水推舟的承認三家為諸侯。
三家分晉造成的後果比齊氏滅田造成的影響更大。原本就已經崩壞的禮樂徹底亂套了。
卿士家族可以代替公室成為諸侯,這番操作,一下子讓天下間其他的卿士家族蠢蠢欲動,同時也讓諸侯公室心驚膽戰。
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邦周諸國之中,諸侯公室和卿士家族之間連續爆發了十幾次動亂,天下一時間竟然到處都是戰亂。
秦國覺得三家分晉後,東出的時機到了,於是就統帥大軍進攻函谷關,只可惜函谷關地勢險要,即便三晉分家,秦國也佔不到絲毫便宜。
殘酷的戰爭徹底將所有的禮義廉恥扔到了垃圾堆中,天下紛亂的讓淮國成了少有的安定之地,看到天下紛亂,百姓流離失所,大量民眾亡於戰亂,不少心懷天下之士想要找尋讓天下恢復安定的方法。
淮國學宮因此吸引來了大量求學之士,這些人或是想要讓天下恢復太平,或是想要富國強軍,或是想要推行自己的理念,於是紛紛前來學宮之中,想要找尋答案。
諸夏思想大辯論就在這種情況下於淮國學宮之中爆發開來。隨之就是大量各種思想學派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學宮之中,因為老子和孔子先後擔任過祭酒,因此學宮之中多有老子門徒和孔子門徒,再加上淮國本就是法家發祥地,因此三家的門徒數量最多,再加上思維碰撞之下,一些其他學派的產生。這讓學宮之中很是繁榮。
子珏當初設立學宮,經過四百年的發展,愈發壯大,而思想的碰撞,學派的產生,也為子珏提供了大量氣運,這種情況即便是子珏當年也是始料未及的。
此時學宮之中,兩撥人正在激烈的辯論著,雙方對於當今天下戰亂的看法完全不同。
一方乃是孔子門徒,此時正大聲闡述著自己的觀點:“天下紛爭不斷,乃是禮樂崩壞,那些諸侯無信,卿士無義,僭越禮儀,如此才讓天下大亂,諸侯相攻,甚至卿士做大,取公室而代之。”
“若是天下人都遵守禮儀,各自安好,焉會如此嗎?”
旁邊的道家門徒聽得此言嘲笑道:“自周公做周禮四百餘年,分封天下週禮推行,可天下有安定之時嗎?”
“況且破壞周禮者何人也?周天子也,天子尚且不尊周禮,更遑論讓天下人遵守,此乃違揹人之本性也。如此看來,禮樂崩壞,乃是天下臣民共同的意志,天下大勢浩浩湯湯,豈是你一人可阻擋的?”
“那按照你說的,就不管不顧,讓其順勢發展,愈演愈烈嗎?屆時天下大亂,紛爭不斷,百姓流離失所,這就是你所謂的順其自然嗎?”儒門弟子紛紛嗤笑道。
“當用法來約束!”旁邊的法家學子直接說道:“邦周自建立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