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諸侯朝貢(第1/2 頁)
晉國主導的諸侯聯軍大敗,直接就造成了淮國再次稱霸。
晉國霸主之位不穩,此番大敗,導致晉國空有周天子冊封的方伯之位,卻無霸主之實。
原本蒸蒸日上的晉國國勢戛然而止,這些年來晉國吞併大量小諸侯國,已經讓很多諸侯惶惶不安,見此情景,很多諸侯國開始向淮國進貢,奉淮國為霸主。
而宋國和衛國在看到晉國大敗之後,立刻派遣使者,帶上大量財貨貢品前來淮國朝貢,生怕來得晚了,就被淮國殺雞儆猴了。
宋國使者來淮國,更是直接以殷商小宗自居,奉淮國為殷商大宗,一副為淮國馬首是瞻,就彷彿之前的那種牆頭草做派是別人一般。
最後前來朝貢淮國的諸侯方國達到了三十餘個,這數量竟然比周天子登基前去朝賀的諸侯國還要多,幾乎讓很多諸侯以為這淮安是洛邑呢。
現實就如同是一個黑色幽默,邦周正統在淮安?
淮國大軍在經過一番休整之後,第二年總算是騰出來手來,準備給越國和楚國一個教訓。
越國地處南方,煙瘴瀰漫,道路崎嶇,毒蟲眾多,並不適合北方士卒前往。王嶽詔令在吳地抽調大軍三萬,並派遣兩千羽林衛和兩千藤甲兵前往。
淮國以公子憫為主帥,陳屹為先鋒,徐庸為祭酒,徵發三萬四千人大軍,號稱十萬,於四月攻伐越國。
越國上下聽到淮國大軍進攻,朝堂上下都驚慌失措。去年楚越聯軍大敗,越國損失萬餘人,淮國大軍那種勢如破竹,一往無前的氣勢狠狠的震撼到了他。
至今他午夜迴夢之中,還經常從夢中被驚醒,這讓他心中畏懼的時候,又讓他無比的憤怒。
他是禹王后裔,怎麼能被區區士兵所震懾?
淮國大軍前來,越君立刻召叢集臣問策。
「諸卿,淮國十萬大軍來攻,諸卿可有什麼辦法?」
「君上,淮國強盛,我越國遠不敵也,不若派出使者向淮國稱臣納貢,以保全社稷?」其中一名大夫說道。
「稱臣納貢恐怕不行,去年我越國和楚國一起趁淮國與晉國大戰時候偷襲,淮國心中極為憤怒,此番十萬大軍前來,豈會只來巡遊一番?」
「君上,不如向楚國求援?楚國乃兩千裡大國,國力強盛,若是有楚國相助,淮國也不能拿我們怎麼樣?」
「楚國去年敗於淮國,怎會再出兵?」
「君上不若派遣太子前往淮國為質」
一時間朝堂之上爭吵聲一片,是戰是和還沒有確定,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好了!」看到紛亂的朝堂,越侯很是煩躁。
看到君上發話,眾人連忙停留下來。
「君上,淮國雖與我等接壤,但是淮國大軍多為江北之人,江北之地與我越國不同。越國河道縱橫,氣候炎熱沉悶,多煙瘴之氣,淮軍不熟悉環境道路,我軍以逸待勞,並非沒有一戰之力!」上大夫文絳說道。
「此番若是不戰而求和,以淮國如今聲勢之隆,即便同意我越國求和,條件定然極為苛刻,不若以戰求和?」
眾人聽了文絳所言,都覺得有道理,紛紛認同。越侯也覺得這計策不錯,於是同意了文絳之策。
「對了,向楚國求援也要做。」
「喏!」
在商議完之後,越國立刻動員起來。雖然去年損失了萬餘大軍,但是越國很快就徵召了三萬大軍。
此時越國的人口加起來也不過五六十萬,此番徵調幾乎是到了極限。
淮國大軍出征,很快就來到了吳國梅里,淮安距離越國有八百里之遠,此番徵
討越國是以梅里為基地,在梅里囤積糧草軍械。
大軍在梅里徵調吳地三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