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伐吳(第2/2 頁)
吳國聽到淮國出兵伐吳,極為憤怒,宣稱:吳乃太伯之後,姬姓貴胄,淮國才是殷商遺民,無罪伐吳,失義也!
淮國對於吳國的指責早有應對:“既然吳國乃太伯之後,姬姓貴胄,可有向周天子朝貢?”
“姬姓貴胄,不朝天子,其罪也,淮國伐吳,大義也!”
吳國自從立國之後,除了最開始朝貢過一兩次,之後就再沒朝貢了,這次被抓到把柄,打嘴仗輸了。
雙方大打口水仗,結果吳國還是理虧。當然其他中原的諸侯國根本不在意淮國和吳國之間的戰爭。畢竟淮國和吳國地處偏遠。只有東方的諸侯方國對此感到擔憂。
吳國再次向齊魯兩國派出使節求助,可惜齊國此時正亂作一團,根本無力顧及吳國,而魯國獨木難支,更不敢和淮國作戰。
至於說鄭國、宋國等國距離太遠。陳、蔡等國隔著徐國也幫不上忙,唯一可以提供幫助的就只有楚國了。
吳國前去向楚國求救,楚君聽到淮國心就如同窩了一團火一般,楚國自從立國以來,敗仗打了也不少,但是第一次出現被俘虜四萬大軍,楚國上下深以為恥,當即同意發兵相助。
對於楚國的參戰,王晟早有預料,並不意外,王晟讓衛雲留守邗地,讓其徵發國人守土,他則是親率大軍攻吳。
吳君向整個吳國發出征召令。
“吳國是太伯的後裔,孤乃是諸夏貴胄。武王分封吳國,先祖篳路藍縷才有今天吳國興盛。
淮國殷商遺民也,貪圖吳國財富土地,興兵伐我,就如同夷狄野人一般,發動不義之戰,必將失敗。
孤號召所有的吳人,拿起武器保衛家園,痛擊來犯的淮人,儲存吳國社稷,昊天上帝與武王看著我們呢!”
吳國大量徵發士卒,民壯,此戰若勝了,自然沒有什麼事情,甚至還可以從淮國身上割肉,可若是敗了,明年吳國就要難受了,大量精壯被徵發,短時間還好,要是時間長了,明年的糧食肯定要受到影響。
更重要的是,大量徵發士卒和民壯,對於後勤壓力很大,吳國此番竟然直接徵發了八萬士卒,五萬民壯,號稱二十萬大軍。
吳侯看到大軍旌旗漫卷,宛如長蛇,十里不絕,一時間竟然有種氣吞山河,天下歸吾的豪邁感。
平王十一年,淮伐吳曰:吳國斷髮文身,蠻夷也,以夏伐夷,王道大義!吳國曰:吳乃太伯之後,姬姓貴胄,淮國殷商遺民也,無罪伐吳,失義也!淮又曰:姬姓貴胄,不朝天子,其罪也,淮國伐吳,大義也!——《左傳·平王十一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