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姑蘇城,魚米之鄉(第1/2 頁)
晉國的霸業被淮國終結,淮國再次成就霸主,只是王嶽的身體卻越發不好了,初時還能起身活動,等到征討越國大軍回返之後,身體就越發虛弱。
【春秋爭霸。】
【你的十一世孫王嶽成功擊敗了邦周諸侯聯軍,淮國受到邦周天命反噬增強。】
【你的十一世孫王嶽擊敗了晉文公,打斷了晉國稱霸,並且稱霸天下,你的氣運增加。】
【你獲得人階道具·安神玉佩。安神玉佩:可以使使佩戴者靜息凝神,泰山崩於前而不色變。讓人在任何環境中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
這玉佩還算不錯,只要佩戴了就能一直有效。
晉淮爭霸第二年冬,王嶽登基六年,薨於淮宮。
兩頭雲鶴從天而降,一陣悲舞之後,帶著王嶽的靈魂返回洞天世界。
諡號桓公。
闢土服遠曰桓;克敬勤民曰桓;闢土兼國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克敵服遠曰桓;能成武志曰桓;
王嶽的薨逝帶來了大量氣運,只不過因為他並非天命之子,在位時間也短暫,所以沒有道具獎勵。
王嶽的薨逝也讓周圍的邦國很是驚疑不定,其子王謹即位。
王瑾即位不過十二歲,朝政由孫叔敖輔政。國君年幼,淮國所有的事情都追求平穩,因此除了登基之時有諸侯三十餘位諸侯前來觀禮外,淮國之後並沒有再舉行過會盟。
淮國收斂了獠牙利爪,開始發展。這無疑也讓邦週中原諸國也鬆了口氣。
沒有了淮國壓制,晉國很快就從失敗中走了出來,然後開始發展,只不過沒有再敢來招惹淮國。
吳地,姑蘇。
自從武昭公並吳之後,距今已有七十餘年,這些年來淮國一直沒有在吳地進行大規模發展,這其中一是因為吳地自然環境較差,蚊蟲繁多,氣候炎熱,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吳地人口不豐。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吳地人口也已經有八十餘萬,同時越國的威脅也讓淮國開始考慮用吳地來壓制。
因此淮安中樞派遣徐庸前往吳地修築姑蘇城,並且開發吳地。
此時吳地雖然水源充足,但是其中多有野獸盤踞,而且因為雨量充足,導致吳地有不少沼澤,蚊蟲肆虐,不宜居住。
徐庸來到這裡之後,開始勘測地理水文,修築姑蘇城。
淮國書院之中近些年來跟隨孫叔敖治水,鍛煉出來了一批弟子,這些人對於治水築堤非常熟悉。經過一番勘測之後,徐庸準備開鑿一條運河。運河東向進入太湖,往西則是進入長江。
太湖煙波浩渺,可以用來作為水軍營寨,淮國水師可以從維揚直入姑蘇,暢通無阻,至於漕運更是可以從姑蘇北上一直到下邳,徹底將淮國南北連為一體。
大量書院弟子來到吳地,吳地水道縱橫,多有沼澤,湖泊。很多沼澤乃是雨季為沼,冬季乾涸,並且因為多是死水。因此書院的學生開始將這些地勢低窪的沼澤標註出來。
然後開鑿水渠將水引出,花費人力將之填埋,或者挖掘成湖,用溝渠與河水連通。將沼澤、小湖填埋,用溝渠將水引入大湖,透過一系列的疏浚,修繕,連通,將吳地眾多雜亂的水渠連線起來。
同時將一些地勢低窪之處,挖掘成湖,進行蓄水,預防乾旱,河道疏浚暢通,最終匯入長江,用來防洪。
修築姑蘇城因為地處南方,雨水充沛,為了防止城牆根基不穩,徐庸特意命人開鑿山石作為城牆根基。地基埋入五尺青石,同時地基之上還有三尺青石。如此即便是敵軍大水灌城,也無法將城牆沖毀。
姑蘇城是一座大城,按照徐庸的規劃周長有二十里,可以說是僅次於淮安的大城。淮安城經過幾次擴建後,城牆有三十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