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求首訂)(第3/4 頁)
,準備合力攻淮。
齊國的使者來到楚國之後,得到了隆重接待,畢竟在經歷了南陽之敗後,楚國對齊國的實力有了深刻的印象。
尊重強者,這是列國的準則。
楚君接見了齊國的使者,在聽聞齊國準備南伐淮國的時候,楚君立刻來了興致。若是攻伐其他國家,楚國或許還會拒絕,可在聽到要攻伐淮國,當即就表示同意了。
楚國在淮國身上敗了兩次,並且屬國鍾離國也被淮國給吞併了,一直都想要找回場子,楚國對於淮國深恨之。
若是隻有楚國一個國家和淮國對陣,楚國上下都沒有必勝的把握,畢竟淮國之強,他們很清楚,幾次伐淮都被打的一臉包。
可若是有齊國聯手,再召集中原諸侯進行圍攻淮國,這淮國就是再強也扛不住,楚君瞬間就覺得,我又行了!
楚君沒有猶豫,當即就同意了齊國的邀請,決定加入攻伐淮國的陣營,同時楚君派出使者前去齊國,準備商議這次合力攻伐淮國之事。
楚國答應攻伐淮國,但是要求奪回鍾離國的地盤,並且要割讓吳國舊地給楚國。齊國自然不同意楚國這種獅子大開口的行為,只同意了鍾離國的土地,以及割讓一部分吳土,剩下的吳國土地則是要求幫助吳國重新立國。
楚國自然知道齊國是不會同意的,這麼說只是為了討價換價。最終楚國和齊國商議,吳國舊地割讓三分之一給楚國,剩下的則是分給吳國,並且楚國要出人出力幫助吳國復國。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淮國戰敗,齊楚大勝的基礎上,而且以楚國的節操,等齊國離開了,吳國怎麼樣還不是他說的算嗎?
對於齊國和楚之間的異動,淮國很快就知道了,王晟看著眼前收集到的情報,眉頭微皺,這楚國竟然和齊國和解,然後還準備出動大軍響應齊國一起進攻淮國。
不管是齊國還是楚國,若是單獨對上,淮國都有戰而勝之的把握,甚至兩國聯手進攻一處,淮國也能擋下。可是齊國顯然是要召集邦周諸侯列國一起進攻的。
面對邦周聯軍,就算是淮國也是難以抵抗。
虛空之中,子珏靜靜的看向遠方。在齊侯成為霸主之後,邦周的天命就不斷增強,對於淮國的反噬就越強。
這一次齊侯聯合邦周諸侯國攻打淮國,就是邦周天命運轉的結果。伴隨著淮國氣運不斷增強,邦周對淮國的反噬也越強。
若是這一次齊侯聯合邦周諸侯國獲勝,淮國就算不滅國也會元氣大傷,而若是淮國抗住了這一次反噬,那麼邦周的天命就會退回,然後再次積攢實力,等下一次它覺得實力足夠的時候,再次開戰。
面對幾乎是邦周諸國一半還多的力量,子珏也有些擔心,當即選擇三十萬氣運點進行抽獎。
與此同時,王晟在察覺到了齊國準備對淮國動手之後,立刻開始動員。召集軍隊抽調民壯。自從吞併了吳國之後,這十年來,淮國一直在消化吳國。到了現在,吳國基本上已經被消化完畢。
整個淮國的人口已經差不多有三百五十萬人了,再加上剛剛吞併的鐘離國,比齊國和楚國、晉國的人口都要多,可以說是人口第一的大國。
在這個時代,人口就象徵著國力。雖然楚國和齊國的人口都不及淮國,但是兩國加起來肯定是超過了淮國。
楚國要進攻不是從長江進攻就是從長江兩岸進攻,至於說齊國,肯定是從下邳進攻了。
王晟召集軍隊,徵召民壯,這一次為了應對邦周聯軍,淮國抽調了整整二十萬大軍。
這其中半募兵制精銳有十萬餘人,剩下的十萬則是青壯,主要擔任守城和運
輸糧食,至於實力最強的一萬五羽林軍以及藤甲軍同樣集結起來了。
四百萬左右的人口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