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第1/4 頁)
直到此時,蔣軒總算真正鬆了口氣。
冀大人和燕國公,則是震驚非常,想不通這八千鎮北鐵騎如何就能在一夜之間直抵京城……難不成,真的是靖遠侯世子夫人的手筆?
儘管事實擺在面前,他們仍舊不敢相信。
唯有禇大人,遠比他們要淡定許多,只與蔣軒對視一瞬,眼神之中儘是瞭然。
反觀吳太后,再也沒了剛才的從容,兩眼直勾勾盯著來人,突然喊道:&ldo;大膽!&rdo;
&ldo;你們分明是信口雌黃!安樂伯乃是奉了皇上口諭,調動五軍都督府的兵馬,何來&l;犯上作亂&r;一說!倒是你們,身為駐守京郊的鎮北鐵騎,竟然膽敢無詔進京,才是真正的圖謀不軌!&rdo;
吳太后妄圖先發制人,卻沒得到任何回應。
那位鎮北鐵騎的將領,甚至未曾看她一眼,只是望著蔣軒,等候聽命。
蔣軒這時卻有些走神。
明知道陸清容不可能跟著進宮,他還是忍不住朝殿外望去……僅僅一日未見,他就極為想念那個熟悉的身影。
連忙收回心神,蔣軒忍住詢問陸清容的衝動,沉聲命令道:
&ldo;將軍一路辛苦。再過一刻鐘,就是文武百官上朝的時辰了,還望將軍協助羽林衛,維持好宮中的秩序,以確保新君可以順利繼位。&rdo;
兩名將領即刻領命而去。
這時的吳太后,似乎對剛才被無視的事毫不在意,只因她心中又感到一線生機。
沒想到,蔣軒終歸只是個愚忠之人!
在手握兵權、形勢大好的情況下,他非但沒有阻止百官入朝,把二皇子請來搶佔先機,反而還擺出一副光明磊落的模樣,企圖讓新君名正言順地繼位。
若是他們手中的遺詔還在,倒也罷了。可如今這無憑無據的……
吳太后的目光掃過殿中的火盆,以及雖被蔣軒從火中搶出,卻早已燒得一團漆黑的詔書,頓時又恢復了幾分信心。
短短一刻鐘之內,吳太后心中可謂百轉千回,反覆琢磨著一會兒面向朝臣的說辭,以求力挽狂瀾,順便狠狠給蔣軒他們一個教訓!
很快,前來上朝的官員,得知皇帝駕崩的訊息,紛紛趕到了勤政殿。
一番悲慟過後,當冀大人從懷中取出那份皇帝親筆所寫的詔書之時,吳太后一口氣沒上來,直接暈了過去。
待她轉醒,仍舊沒有錯過詔書宣讀之中那最關鍵的一句。
&ldo;……著二皇子……繼朕登基,即皇帝位……&rdo;
最後的一線希望,就這麼在眼前消失殆盡。
第四百八十章 繼位
早在遺詔宣讀之前,二皇子就已經在鎮北鐵騎和羽林衛的共同護送之下,來到了勤政殿。
對皇帝駕崩的悲傷,對自己曾被蒙在鼓裡的後怕,以及對形勢逆轉的欣慰……各種情感紛至沓來,讓二皇子瞬間百感交集。
宣讀詔書的整個過程,二皇子都有種不真實的感覺,彷彿一切尚在夢中,皆是虛幻,只要稍有驚醒,便會煙消雲散。
正在此時,吳太后親自上前搶奪詔書的舉動,反而讓他感受到幾分真實。
只見吳太后不顧李嬤嬤的阻攔,衝到冀大人面前,一把奪過詔書。
當著朝中眾臣的面,她並不打算將其銷毀,而是仔細觀察著上面的字跡,企圖從中找出什麼破綻。
事實卻讓她再度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