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得競爭,得拼,得搶(第1/2 頁)
宋思銘並沒有一一回復,而是告訴大家,等人到齊了,進行統一說明。
“宋鄉長,差不多了吧?”
四點一過,有人問道。
“差不多了。”
宋思銘掃了一眼,想來的應該都來了,不想來的,也不會來了。
他清了清嗓子,直接說大家最關心的問題,“關於攤位的安排,只有一個原則,那就是最好的產品,最好的位置。”
“最好的產品,最好的位置?”
這個原則一出,大家面面相覷。
“王寨鄉自己的產品,也是這個原則嗎?”
米倉鄉的書記問宋思銘。
“對。”
宋思銘予以確認。
“這……”
儘管宋思銘回答得異常肯定,異常乾脆,但絕大多數的人,還是持懷疑態度。
因為在瀾滄縣的所有鄉鎮中,王寨鄉是物產最不豐富的鄉鎮。
可以預見,王寨鄉拿出來賣的東西,肯定沒什麼出彩的地方。
要不然,王寨鄉這麼多年,也不可能一直是省級貧困鄉。
所以,真按宋思銘所說的原則,王寨鄉自己的產品,都得去犄角旮旯。
那這個以王寨鄉冠名的年貨節,還有什麼意義?
見現場一瞬間鴉雀無聲,宋思銘笑了笑,說道:“我知道大家想什麼,王寨鄉的年貨節不給王寨鄉的產品優待,那不白忙活了嗎?放心,不白忙活。”
“怎麼個不白忙活法?”
一名鄉黨委書記問道。
宋思銘解釋道:“王寨鄉的產品是什麼水平,我一清二楚,就算把這些產品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也很難得到顧客的青睞,哪怕真的賣光了,也是照顧我宋思銘的面子,而不是產品本身有多好,所以,王寨鄉就沒打算,靠自己的產品賺錢。”
“那是靠我們的產品賺錢?”
有人順著話茬問道。
“對嘍,就是靠大家的產品賺錢。”
宋思銘點點頭。
“怎麼個賺法?”
大家好奇地問道。
“王寨鄉有市場,各兄弟鄉鎮有產品。”
“大家可以各取所長,互利共贏。”
“這次年貨節只是開始,年貨節之後,王寨鄉會成立一個特產市場,線上線下,大力推廣咱們瀾滄各鄉鎮的特產。兄弟鄉鎮負責生產,王寨鄉負責銷售,利潤的分配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是固定額度的手續費,也可以是比例分成,還可以簽訂包銷合同,王寨鄉這邊直接進貨,自負盈虧,具體產品咱們可以具體商量。”
宋思銘將自己的規劃,跟大家講述一遍。
“總結起來,就是其他鄉鎮的產品,到了王寨鄉,王寨鄉要再扒一層皮。”
有一名鄉鎮負責人直白地說道。
“可以這麼理解。”
“但也不要把王寨鄉想象成周扒皮,黃世仁。”
“王寨鄉未來是景區銷售模式,會努力打造品牌,提高產品溢價,最終的銷售價格,會比正常價格高很多,扒掉的這一層皮,只是高出來那一部分的一部分。”
宋思銘介紹道。
“聽起來好像還不錯。”
各鄉鎮的負責人,也都出去旅遊過。
平常一塊錢一瓶的礦泉水,景區賣兩塊,你都會大呼良心,因為很多景區,會賣三塊四塊甚至五塊。
可見景區產品的利潤有多高。
未來,王寨鄉有青山古城,有青池山景區,依託這兩大景區,把一塊錢的東西,賣到兩塊錢,簡直再正常不過。
即便王寨鄉抽掉五毛,他們還能多賺五毛。
確實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