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第1/2 頁)
她和村民們一起來到村裡:早先她「親口品嘗」過的土地,已經由村民們仔仔細細地犁過,挖出了數條深溝,準備用於下種。
羅蘭到時,村裡人告訴她,地裡已經鋪上了少許粗鹽——這足以證明,利納村的村民是下定決心,和蘆筍耗上了。
「你們信任我,我自然會把我所知道的,毫無保留地都告訴你們。」
羅蘭面對眼前一對對充滿渴求的雙眼,鄭重承諾。
「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種植白蘆筍,比種綠蘆筍費事一百倍,需要耗費無數精力。」
「但也會給你們帶來豐厚的回報。」
接下來羅蘭就開始給這些村民講解如何種植。說簡單也很簡單,白蘆筍就是生長時期完全不見光的綠蘆筍,分壟培土,按壟種植,這些全都是一樣的。
但是難就難在這「不見日光」四個字——自始至終,蘆筍的幼芽都必須埋在土中。
隨著它們長高長大,土壟也必須隨之增高,直到它們長到15-20厘米,達到值得採收的長度。
對於第一次種植,毫無經驗的農民而言,種植白蘆筍就像是一場充滿危險的遊戲。
白蘆筍的整個生長過程都必須在土中,普通人要靠夜間伸手去土裡試探,來瞭解它們生長的狀態。
甚至在採收的時候都需要選取凌晨到日出之前,帶著油燈到田壟旁照明,趕在這短短的兩三個鐘頭裡把即將頂出地面的白蘆筍採收完畢。
否則一旦這些蘆筍露出地面,筍頭就會變紅,然後變成綠色——這些都是品相不合格的蘆筍,賣不上好價錢。
「您已經把困難說得非常清楚了。」
安娜感激地說,「但是我們大夥兒商量過,總不能就這麼幹坐著,等別人來幫我們。」
「無論是否能成功,我們都想試一試。」
「或許這個村子,能起死回生也說不定。」
大夥兒都這麼說。
「那就沒有什麼需要再多說的了,大家一起動手吧。」
羅蘭一說「大家一起動手」,真的去抓了種子下種。
隨後她又帶了幾名女工,去掃蕩了一圈村裡的雞舍,把雞棚裡的「有機肥」全都掏了出來,作為第一批肥料培進土裡。
她能做到這程度,利納村的人全都驚呆了。
曾經出言質疑的瘸腿農夫搶上來給羅蘭道歉;男人們暗暗欽佩,女工們則相互比過眼神,她們這是在商量:一會兒回學校去,可得好好給唐格拉爾小姐燒一大桶洗澡水,否則怎麼也對不起人家。
「當時我們聽您說起,這時蘆筍種下去,四五月就能收穫,就格外動心。」
休息的時候,安娜和羅蘭並肩一道坐著喝水。
安娜是個活潑的年輕婦人,特別喜歡說話。
「原本想著我們在六月之前,能種出一茬兒白蘆筍,六月之後就可以去隔壁葡萄園幫忙,只不過,唉……」
想到這裡,安娜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她沒坐在羅蘭對面,因此沒能見到羅蘭那對烏黑的大眼睛,瞬間像是黑曜石一樣閃閃地亮起來。
「葡萄園?」
「是啊,多少年的老藤了,但是不行了,園主說是要破產了,葡萄園連著酒莊一起,都要賣了。」
「破產?要賣?」
羅蘭聽得更有興趣了。
誰知這時有人叫走了安娜:「你家那口子叫你!」
安娜的丈夫在戰爭中雙眼受了傷,視物模糊,幹不了農活。雖然他儘量避免麻煩安娜,可是也總有需要妻子的時候。
安娜卻像是個不知愁的少婦,她一面起身,一面對羅蘭說:
「以前能去葡萄園幫忙的時候可開心了。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