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四十四章(第1/4 頁)
沈綏還記得自己早年間讀書時, 曾專門研究過張道濟的文風和主張, 當時他就已經是聲名極盛的文壇領袖,聖人贊他:當朝師表,一代詞宗。時人將其與許國公蘇並稱為“燕許大手筆”。早年制科考試時, 策論天下第一。中第後不過五年,就進入鳳閣成為舍人。宦海沉浮, 他的仕途在聖人登基後走入巔峰。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丞相、集賢殿知院事、上柱國、燕國公,這些名號震懾世人。他一手創辦麗正書院, 後改名為集賢殿書院, 成為天下學子膜拜的物件。
當這位文宗踏著搭板走到眾人所在的這艘船上時,所有官員皆向他躬身作揖,稱一聲:
“張公。”
他雖已罷官, 但依舊是天下士人的楷模。
“諸位莫要多禮, 某聽聞,朝廷三司派了人來, 是哪幾位?”張說雖然德高望重, 舉手投足卻謙遜有禮。
沈綏和裴耀卿、劉玉成連忙上前一步再度施禮,做自我介紹。
“煥之,東靈,真是許久不見了。”張說顯然是識得這二者的。
“張公,進來可安?”裴耀卿作為代表說話。
“呵呵呵, 瞧我這幅模樣,可稱得上安?”張說笑道,話語卻有幾分苦澀。
裴耀卿與劉玉成不知該如何答話, 瞧著張說比之以往憔悴蒼老許多的容顏,心中多少有些唇亡齒寒、兔死狗烹的悽徨。當年張公是何等風光,卻一夜之間榮耀盡失,這或許也是他們仕途終點的寫照。為官不易,伴君艱難。
張說卻並未再為難此二人,而是將目光轉向沈綏。瞧著這位風華絕佳的青年,他笑了,眼底有著欣賞和感懷:
“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雪刀明斷沈伯昭沈司直罷。”
“末學不敢當。”沈綏躬身施禮,謙遜道。身上的氣質,卻給張說一種不卑不亢之感。
“好。”張說笑著讚道,“丰神俊秀,清風有骨,是大好的青年。你也不必過度謙虛,那慈恩案我是有所耳聞的,能在短時間內就破了這樣一起復雜又無頭緒的案子,足以說明你的能力。只是,我不得不說,這起案子,或許比慈恩案更加詭秘,讓人困惑又心寒。”
劉玉成問道:
“張公何出此言?”
張說望著船舷外滾滾黃濤,嘆口氣道:
“我身份特殊,是案發的當事人。元茂當時就與我一道在甲板上飲酒,他的失蹤,對我來說是極不可思議之事。三位,我的話,只是當事人的一面之詞,莫要盡信,也莫要因我的身份而有所顧忌。我知道我身上有很重的嫌疑,三位當謹慎待之。”
“我等自當秉公辦案。”資歷最老的裴耀卿表態道。劉玉成心中有些不以為然,他實在想不出,張道濟到底有什麼動機殺害朱元茂,他相信朱元茂多半是醉酒失足落水。這案子,又有何複雜?
張說憑欄望江,緩緩敘述道:
“正月十三日,元茂朝會結束,自長安繞道抵達蜀地,與我見面。我與他是十多年的老友,他早年間在長安任中央官時,就是我一手提拔起來的。十年時指開元十年,恰逢突厥戰事,我節度朔方,他跟著我在前線打仗立了功,後來被封到荊州做了大都督。他本在荊州這一帶就有親戚,雖然是遠親,但自從他來了後,就親近起來。”
張說所敘的這一段往事,為官的都很清楚。開元八年時,朔方大使王為造假軍功,誅殺突厥降部阿布思數千人,惹下禍端,引起幷州的同羅、拔曳固等部族的恐慌。為平息事端,張道濟持節出使,率領二十人,安撫各部,以身犯險,感動諸部,事端暫時平息。
開元九年,遺禍再起,突厥降將康待賓起兵作亂。聖人派遣王帥兵討伐,張道濟為軍師。當時,康待賓暗中勾結黨項,攻破銀城、連谷,還佔據糧倉。張說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