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5 頁)
既有品德又有才情的有志之士,例如在1069年就曾經招致蘇軾之弟蘇轍在條例司作檢校文字工作。但是這些有志之士都是眼睛裡揉不得沙子的人,蘇轍因與呂惠卿意見不合,看不得呂惠卿急功近利的做法,就上書給安石,反對變法,最後外調為河南省推官。
為了鼓舞變法隊伍計程車氣,王安石曾經提出過幾句口號,後來被歸納為“三不足”之說,這就是“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三句話,傳來傳去,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法要緩和一點,有的說法要激烈一點。如果說得緩和一點,本來就是那麼一回事,並不驚人:
“天命不足畏”——一些自然現象,例如地震、天災原與人事無關,用不著害怕。
“祖宗不足法”——祖宗建立的制度規章不可能長期不變,總會逐漸改進。
“人言不足恤”——我們辦事既要考慮別人的意見,也不要害怕別人有意見而縮手縮腳。
對於那些性格保守,顧慮重重,不敢放手做事的人,“三不足”之說,很能起到一些鼓舞作用。我們相信,王安石在推動變法工作之初,一定會想方設法,鼓勵自己的部下努力工作,不至於一開頭就故意去激怒反對派,給自己找麻煩。但是在反對派中的一些小人有意渲染之下,採用激烈的說法,那聽起來就很可怕了。
人們說王安石講“天命不足畏”,那實際上是在提倡無法無天。王安石講“祖宗不足法”是指祖宗的一切經驗都不值得借鑑,王安石講“人言不足恤”是指任何人的意見都不值得傾聽。那麼,變法者就成了無法無天,為所欲為,那天下不就大亂了嗎?小人們這種激烈的說法一直影響到曹太后與趙頊之弟岐王趙顥,他們都在說:“王安石是在敗亂天下!”
儘管帽子大得嚇人,但是王安石照樣當他的宰相。足以說明當時的宋王朝並沒有形成一派真正反對變法的力量。小人們的活動雖然使人心煩意亂,小魚一時卻翻不起大浪。只是由於趙頊的疏忽,年深日久,矛盾逐漸激化,小矛盾上升為大矛盾。於是,###與舊黨逐漸形成,黨爭也日趨激烈。
經過幾年的較量,###與舊黨大致分化如下:
###(即贊成實行新法者)
領袖:王安石
支援與附和者:呂惠卿、曾布、章惇、蔡確、王韶、範子淵、薛向、呂嘉問、陸佃、鄧綰、曾肇、黃履、趙挺之、陳昇之、王珪、韓絳、蔡挺。
舊黨(即反對實行新法者)
反對一切新法者——司馬光、呂誨。
反對三司條例司者——程顥、張戩。
反對青苗法者——韓琦、範鎮、傅堯俞、富弼、歐陽修、呂公著、孫覺、李常、程顥、陳襄。
反對免役法者——劉摯、楊繪。(蘇軾、範純仁反對一切新法,獨贊成免役法)
反對市易法者——韓川、文彥博。
反對均輸法者——蘇軾、蘇轍、錢顗、李常、張戩。
反對保甲法者——王拱辰、馮京。
反對保馬法者——人多不備錄。
公元1069年。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王安石薦呂惠卿主其事。6月,御史中丞呂誨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罷官。8月,知諫院範純仁上書請免王安石職,被罷官。又蘇軾也因上書反對變法,被罷官。9月,下詔推行“青苗法”。1070年2月,韓琦因反對“青苗法”被罷官。4月,御史中丞呂公著與趙忭、程顥皆因反對新法罷官。數日之間,諫官為之一空。9月,翰林學士司馬光因反對新法而外調,10月,翰林學士範鎮因反對新法而致仕(退休)。1071年7月,御史中丞楊繪,監察御史劉摯因反對新法罷官。經過3年左右,青年皇帝把一批不同政見者全都外調或罷官,逐出朝廷。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